互聯網醫院未來將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1-05-28 13:54:48  |  來源:科技日報  

患者先勾選藥物,再“編寫”癥狀,就能順利網購藥品;未成年人可輕松買到麻醉類藥品;消化內科醫生能隨心所欲開出皮膚類疾病處方……互聯網醫療領域充斥著種種亂象。后疫情時代,如何打造規范、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互聯網醫療新業態?在“2021中國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大會暨互聯網醫院高質量規范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對此展開了討論。

“看不清、戳不到、扣不著、聽不見。”在中日友好醫院院長周軍看來,隔著屏幕和物理距離,醫生直接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受到限制,這是互聯網醫院的“硬傷”。互聯網醫院未來將如何發展?中日友好醫院院副院長崔勇認為,可優先探索適合圖像特征診斷的學科,如皮膚科、影像科、病理科等,打造專科互聯網醫院的細分模式。此外,建設脫離各醫院信息系統的“超級臺”,構建藥物配備與供給的“雙通道模式”等,也是未來互聯網醫院發展的可循路徑。

崔勇將互聯網醫院形象地比喻成一輛正在飛速奔馳的汽車——醫保、支付和運營是這輛車的引擎,工作臺是坦的公路,監管機制就是公路上不可觸碰的白實線。“需求引導、政府監管、醫院主體、臺支撐,構成了互聯網醫院良運行的完整體系。”崔勇說。

“白實線”怎么畫?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建立起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臺。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副處長陸珊介紹,對互聯網醫院的監管主要包括準入資質、診療數據、線上處方、費用、服務評價、投訴、負面積分等方面,貫穿于患者線上問診前、中、后等環節。屏幕那頭的醫生是否有資質出診、所開處方是否合理、服務是否令人滿意等情況理應都在監管臺的掌控中,但實踐起來卻遇到了不少問題。

陸珊表示,目前監管往往建立在互聯網醫療臺上傳真實數據的基礎上,如果醫療臺有意違規造假,就會加劇監管難度。另外,監管還面臨跨部門、跨地區、法規尚不健全等諸多挑戰。

醫管、藥監、醫保等部門如何互聯互通?外地醫師在本地注冊,誰來管?臺上傳的海量數據,怎么“看”?大量處方的合理怎么高效判斷?如果醫生或醫療機構違規,怎么罰?……

陸珊將這些問題拋給了與會者,也拋給了整個行業。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