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部獲悉,我國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學校網絡基礎環境基本實現全覆蓋。
今年內各級各類學校將實現互聯網全覆蓋
據介紹,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其中,最后“摘帽”的52個貧困縣已實現了學校網絡全覆蓋,99.7%的學校實現了百兆帶寬。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和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1060萬臺和1703萬臺。
實施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
我國優質資源供給和教學應用水平大幅提升。實施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整合開發英語、音樂、美術等學科數字資源6948學時,與基礎教育階段所有學科教材配套的資源達5000萬條。建成203個國家級職業教育資源庫。慕課學習人數達3.1億人次,獲得在線課程學分的高校學生突破8200萬人次。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基本形成。
我國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目前,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已接入各級平臺184個,為師生提供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服務,應用訪問總數累計超3億人次。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師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超過1億個,將近半數的教師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教學和教研。
建成學校、教師、學生三大教育基礎數據庫,實現全國所有學校“一校一碼”、師生“一人一號”。
教師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通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培訓,目前,全國有超過80%的中小學學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學科教學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