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報道 廢棄的景點如何盤活?鄉村振興如何借力?針對這個問題,咸安區浮山街道太乙村給出了答案,依托民宿+景點撬動鄉村振興。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2月10日,記者沿著S360省道走進太乙村四組的智住民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細雨如煙,幾株歪斜如畫、蒼勁古樸的紅梅枝頭俏立,一方庭院里,斑駁脫落的半人高圍墻與鄉村民宿景觀相互映襯。幾個米黃色傘蓋下,圍爐煮茶自成風景;三五成群的旅客,踏雨尋梅,流連山水之間,盡享春色滿園,好不愜意。
“從去年營業到現在,已盈利80余萬元,春節期間每天房子都訂滿了。”民宿老板鄭棟梁笑意盎然。
太乙村旅游資源豐富,有太乙洞、太乙觀、清末大將軍沈鴻賓故居、大泉口水庫等山青水秀洞奇的自然景觀,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紅火一時,但近二十年來由于經營模式老舊等因素,旅游產業不夠景氣。
“有好的山水資源、文化歷史資源、古民居資源,交通便捷且鄰近城區,發展城郊游和民宿農家樂應該不錯。”2021年,在大城市打拼回鄉的年輕人陳輝當選為太乙村支書后,一直在找一個借力村里旅游資源重新發展民宿的“領頭雁”,讓村灣一改舊貌,化被動為主動。
陳輝的想法與從事酒店行業的鄭棟梁不謀而合。2021年,鄭棟梁盤下兩棟小別墅,對房屋、院落進行了整體設計和改造、出租,打造了第一個民宿基地,立即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隨著生意日漸火爆,2022年8月,鄭棟梁又相中了距離民宿兩公里外,毗鄰太乙洞出口,廢棄20年的蛇城景點。
“這里環境美、空氣好、庭院大、古樹參差,正好打造成一處帳篷露營地。”陳輝與鄭棟梁再次合作。太乙村積極協調,促成閑置農房與民宿雙方負責人達成租用協議,并整治周邊環境,騰出附近500平方米空地,修建民宿停車場。
考察了太乙村大泉口水庫的生態景觀,鄭棟梁還計劃開發大泉口露營民宿基地,打造一個集帳篷露營、戶外婚禮、大型團建、房車露營、時尚音樂節、房車充電等為一體的戶外綜合體項目。
“要借助民宿經濟這股東風,結合太乙村的旅游資源,攪熱太乙村發展的一池春水。”陳輝笑著說,下一步,太乙村將組織村“兩委”干部和民宿從業人員外出學習先進經驗,以民宿經濟為支點,持續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
(融媒體記者:王媛媛 通訊員:陳思 盧靜 章寒 編輯:董盈 責編:聶國力 編審:徐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