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信息:咸安地名故事——六齋橋的來歷

發布時間:2022-08-29 15:46:30  |  來源:云上咸安  

作者:程漢明

1931年底的一天,一隊大型商幫,人推馬馱,從鄂州府大冶縣方向朝武昌府嘉魚縣走去。這隊人馬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運送的這批貨物運到嘉魚縣的收貨方,因此,人馬必須星夜兼程,一刻也不能耽擱。

就在隊伍西進走出大冶,路過咸寧縣楊堡20多里后,人馬來到一個人頭攢動、步履蹣跚的小集市。由于這個小集市人多,馬幫隊伍停了下來,幫主交代了幾句,離開隊伍進入集市查看路況。只見狹小的街面兩邊,商鋪林立,幡旗招展。 遺憾的是,此集市中間,相隔著一條小溪, 而小溪上僅僅搭著一塊狹窄。只能通過兩人并排行進的木板,作為小溪上的橋梁。集市一到人多時,過木板橋就成為商旅們頭痛的事情。幫主看到這些實際情況后,返回隊伍,把眼前的實情告訴了馬幫隊員,要求大家在牽引馬匹時注意安全。幫主在前面引路,過小溪時,只能盡量禮讓行人先過。幫主牽著馬,小心地過了木板橋后,站在溪岸邊,引導其他人馬過橋,馬幫在此整整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才上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馬幫為過木板橋折騰之時,有六位云游四方的出家僧人也正好路經此處。他們看到了馬幫過木板橋時的艱難,看到了其他商旅過木板橋的不便,其中一 位僧人面發了在此地建設一座小型石拱橋的設想。 然面、憑其一個出家人的能力,要想建起一座即使是小理的石拱橋來,談何容易,況且,自己己又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怎么辦呢? 這位出家人的設想出來后,他立即把這一想法告訴了一起來的出家人。沒想到,想法說出后,立即得到這五位僧人的積極響應,大家都表示愿意以出家人的善良之心,為大眾施慧,達到普惠眾生的目的。然而,光有心愿是不夠的,建石板橋需要實實在在的銀元呀,怎么辦呢?想到這,六位僧人一合計,決定用出家人化齋求緣的方式來修建一座石拱橋。功夫不負有心人,六位出家人,通過一一年多四處化齋求緣,終于募集到建橋的所有費用。

1933年,由六位無名僧人化齋求緣建設的石拱橋建成使用了,為紀念這六位無名出家人的功德,人們把這座石拱橋命名為“六齋橋”,而這個過去熱鬧非凡的小集市所在地的地名,也因此被命名為六齋橋。

如今,六齋橋自然村,隸屬于咸安區橫溝橋鎮孫田村管轄,是孫田村的第22個村民小組。六位出家人化齋求緣建橋的時代,已經隨著歷史的煙云散去,但是,僧人們行善積德的高尚品質,卻永遠留在了后來人的心中。六位出家人,可以不讓后人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后來的人們卻不能不知道這六齋橋的歷史。

文字來源:《咸安地名故事》

主編:王小橋

執行主編:吳裕舜

咸寧市咸安區地名普查辦公室

咸寧市咸安區民政局

咸寧市咸安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編

本中心部分文章為轉載摘編自相關書籍,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地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者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

關鍵詞: 怎么辦呢 橫溝橋鎮 只能通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