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快訊】(長江云)馬橋鎮:一本抗旱紀實冊 鐫寫保豐收點滴

發布時間:2022-08-24 16:51:50  |  來源:咸安區融媒體中心  

云上咸安報道 8月23日,記者走進馬橋鎮農業辦辦公室,被桌上厚厚的一本馬橋鎮抗旱紀實手冊吸引。


(相關資料圖)

“7月27日,查看黎楊渠道淤塞情況,并調來挖機。”“8月13日,嚴洲村抗旱搶修水泵。”“8月15日,查看垅口村獅子園渠道放水情況。”“8月15日,解決四門樓村民飲用水。”……一樁樁,一件件,詳細記錄著馬橋鎮干群一線抗旱的點點滴滴。

7月份以來,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馬橋鎮出現較為嚴重旱情,截至目前,共造成全鎮受災人口1600余人,受災面積約7000多畝,預計經濟損失255萬元。

馬橋鎮以問題為導向,扎實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主動作為,不分晝夜,繃緊時間弦,精心部署,積極應對,多措并舉開展抗旱保民生工作。

“水來了,連續抽了48個小時,30畝水稻終于有救了,還有25天就可以秋收了,災害影響不大了。”8月23日下午,四門樓村種田大戶錢建軍望著眼前正在抽穗的稻田信心滿滿,興奮不已。

馬橋鎮村干部按照分片包保的原則,下村到組,深入田間地頭,圍繞農業生產和群眾安全飲水,對苗情、群眾用水需求進行調研,采取入戶主管網開挖,換成大口徑的水管,通過河道取水、溝渠取水、涵閘引水、泵站提水等方式廣辟水源;安排送水車解決村民生活用水;同時,指導農民做好渠道清淤、疏浚、清障以及灌溉設施維護工作,讓受旱農田及時“喝上水”。

“我鎮自7月27日起,對轄區內的渠道進行疏通,對所有泵站進行檢修,四門樓水庫兩次放水解決了曾鋪村、鰲山村、呂鋪村和樊塘村部分組的灌溉難題,南川已經是第二次放水,解決了仁窩、垅口絕大部分的農田灌溉,嚴洲、高賽兩個村緊鄰淦河,泵站不間斷提水,受災面積相對較少。”馬橋鎮黨委委員陸偉介紹,早在5月份馬橋鎮就提前檢修涵閘門,7月份就開始對渠道進行疏通。

“我們提前做好溝渠攔水壩,哪里有水,就引導村民抽水,抽不了水的就送水,缺設備缺水源都積極向上溝通反映。”四門樓村黨總支書記蘇四紅說。

四門樓村種植大戶劉端雄種有130畝水稻,由于田塊處于丘陵地帶,地勢較高,水抽不上去,受災面積多達50多畝,他心急如焚,四門樓村反映到了鎮上,鎮上特意調來了一臺灑水車。“幸好來了灑水車,送不上去的地方用灑水車澆灌,目前已經補救了20多畝的水稻了,減產情況大有好轉。”劉端雄充滿感激地說。

目前,馬橋鎮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正有序進行科學防旱抗旱工作,共投入抗旱設備344臺套,投入人力1500人次。

夜幕降臨,記者臨走前,下鄉忙碌一整天的陸偉又接起了村里的電話,“陸黨委,我們村里還需要抽水設備啊”。放下電話,他的身影又匆匆消失在夜幕中,記者望向桌面,馬橋抗旱紀實冊又將書寫新的一頁了。

(融媒體中心記者:王媛媛 劉正杰 通訊員:方嬌 編輯:董盈 責編:余婭敏)

關鍵詞: 四門樓村 受災面積 根據實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