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云上咸安報道 連日來,區醫療保障局聚焦重點,堅持“民有所求,我有所應”,積極推進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把握重點,由“身入”到“心至”
“我的高血壓經常需要用藥,但是一個人在家,又不好出門,很怕藥吃完了,這一下再也不用擔心了。”區醫療保障局掛點幫扶的高橋石溪村,在家身患疾病的老人較多,前期,局全體干部職工前往石溪村進行遍訪活動,發現有4位老人行動不便,無法出門購買藥物,并因長期吃藥,家庭困難,相關包保干部隨即聯系衛生院醫生上門為群眾體檢,定時送藥上門。回到單位后,區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積極聯系愛心醫藥企業,與國藥控股咸寧有限公司一同,針對個人病情,在遵循醫囑的前提下,免費為他們送上了對應藥物,以及輪椅,口罩酒精等醫藥器械物資,緩解他們的用藥負擔。
傾聽訴求,由“部門端菜”變“群眾點菜”
“溫泉街道2022年居民參保人數為33948人,學生參保人數為52680人,醫保經辦業務辦件量巨大,現在雖然事項下沉,但許多工作人員的業務還不夠熟練。”區醫療保障局分管負責人員在走訪溫泉街道辦事處時,收到干群訴求,希望對目前下沉事項進行專業培訓,提升群眾辦事效率。隨后,該局業務骨干前往溫泉街道,結合便民服務中心“綜窗”人員的工作需要及群眾辦理較多的事項,組織15個村(社區)經辦工作人員,對手工零星門診費用報銷、醫保住院費用報銷中“審藥”材料費審核、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待遇認定(初審)三項重點業務進行了講解,開展專題培訓。
為更大程度滿足群眾“就近辦、快捷辦”需求。區醫療保障局還在云上咸安等多平臺公布了下沉到鄉鎮(街道)、村(社區)的政務服務事項,并將根據上級相關要求及群眾反映情況開展質效評估,實施動態管理,推動資源、服務、平臺向基層下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好辦事、辦成事、辦好事。
下一步,區醫療保障局將繼續把“下基層”作為切入點,把“察民情”作為著力點,把“解民憂”作為關鍵點,把“暖民心”作為落腳點,用心用情為群眾解決一件件“小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特約記者:邵文菲 通訊員:沈杰 劉向南 編輯:董盈 責編:余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