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湖北咸寧市疾控中心檢驗檢測所所長張莉下班后,如往常一樣顛勺起鍋,為讀初三的孩子準備著晚飯。此時,一通緊急電話讓她放下手上的廚具,急忙地趕回了辦公室。
“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部署,需要我們迅速組建一支援滬醫療隊馳援上海,3日一早出發。”晚上10點多,一支35人的援滬醫療隊名單列了出來。由于時間急迫,在接到單位的緊急通知后,領隊張莉甚至還沒來得及告訴自己的家人。
3日一早,35名援滬醫療隊員在咸寧市衛健委門前早早集結,他們個個都是從各單位中抽調的骨干精英。隊員中有年近五十經驗豐富的同志,也有擔當有為的90后、甚至00后。“此次援滬行動不僅僅代表了個人、單位,更代表了咸寧這座城,代表了300萬咸寧人民!”出發前,咸寧市衛健委黨組書記許關欣寄語每一位同志,遵守防疫要求,聽從統一安排,完成好組織交辦的任務,平安凱旋。
35名援滬隊員中,黨員同志有10人
4月3日早上9點半,集結完畢的醫療隊員準時登上大巴,駛往武漢高鐵站,與十堰、荊州、黃石、恩施、襄陽等地的醫療隊員一同乘坐高鐵專列出發,直奔上海。
晚上6時許,咸寧援滬醫療隊抵達上海虹橋站時,已是夜色低垂。各個成員來不及休整,迅速將醫療物資進行盤點和整理,并于晚上緊急成立院感組、質控組,同時進行院感培訓、防疫知識考核,保證每一位醫療隊成員都熟練掌握防護技能。
4月4日11時,咸寧援滬醫療隊進入實驗室,負責核酸檢測,當天一個班完成6710單管的檢測量。“我們35人的隊伍中,有10名同志是黨員,他們就像一面面旗幟,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高高飄揚。”翻閱著隊員表格,領隊張莉信心十足,她說,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任務一定能出色完成,上海也一定會在疫情的陰霾中盡快走出來。
年輕同志挺身而出,最小的00后
此次抽調的35名咸寧援滬醫療隊員,分別來自全市六個縣市區的22家單位,均持有PCR核酸檢測上崗證,其中年齡最小的,是來自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徐曄,作為一名00后,徐曄已不是第一次參與抗疫行動。
“2019年畢業參加工作后,馬上就經歷了武漢的疫情,這一次我也并不害怕了。”徐曄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每天看到新聞中關于上海疫情的報道自己也很揪心,這一次參與援滬,激動之外,她更多的是帶著一種使命感。
目前,咸寧援滬醫療隊在上海之江醫學檢驗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進駐實驗室后,我們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設備和流程,經過一兩天的磨合,大家已經能很默契地完成各項工作。”領隊張莉介紹,在緊張的核酸檢測工作的同時,隊員們還每天進行院感和醫療質量培訓,出實驗室后同樣進行工作總結,并做好各項防護措施,保證人員安全和杜絕實驗室污染。
來源:極目新聞 編輯:董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