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升

發布時間:2022-01-12 14:12:44  |  來源:吉林日報  

2021年12月8日,舒蘭市七里鄉人民政府組織七里鄉松柏村開展秸稈飼料化綜合利用,進行精良飼料化包裝作業。 宋大偉 攝

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開展異地交叉執法檢查。圖為2021年12月3日,執法人員在長春市某企業內進行檢查。 陳博宜 攝

一場會戰,彰顯了省委省政府堅持不懈地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的決心;一片藍天,給予百姓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1年11月,我省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升“秋冬會戰”正式打響。

全覆蓋、全時段執法巡查,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7468人次,共發現違法問題20個,處罰金額6.8萬元;

嚴厲打擊入河排污口違規排放,全省共發現各類違法問題22個,處罰金額61萬元;

列入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計劃的429個行政村已完成378個,40處黑臭水體已完成治理10處,兩項任務均達到國家年度目標要求;

共檢查“醫療機構”和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隔離場所3630家次,共查處危險廢物違法案件4起,罰款90.7萬元……

2021年,我省下發《吉林省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升“秋冬會戰”實施方案》,并以附件形式列出“秋冬會戰”重點目標任務清單。文件明確提出落實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升行動方案以及各項年度目標任務和要求,確保實現“十四五”開門紅。

設計“領航”

科學把控目標確定方向

“以前,地方工作不系統,針對不強,整體效果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秋冬會戰’由省里統籌、各地參與,省市縣全方位聯動,找到癥結,看緊、守住并破解問題。”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顧恩大說,“此舉在部署工作時給予基層更多更有效的指導,實現了從地方不明確如何入手開展工作、成效不突出到省里拿出方案指導、調度、督促地方落實工作的轉變。”

此次出臺的5000字的《方案》除了明確責任、具體目標和要求外,還給出了“秋冬會戰”的清單。這樣一來,地市不僅知道要做什么、做成什么樣,而且明確了如何做、誰來做,工作有了參照,發力就有了方向,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利于解決實際問題。

秋冬季一直都是我省全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以及波動最為明顯的時期。秸稈露天焚燒、冬季供暖燃煤、地表徑流減少以及氣候條件波動等都是影響空氣、水體等環境質量的不利因素。

“我省生態環境雖然同比持續改善,但仍存在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為全年順利完成工作和‘十四五’開門紅目標的實現,帶來一定的不確定。通過開展‘秋冬會戰’,對標對表查找短板漏項,集中力量攻克問題和難點,嚴陣以待加強監督管理,有效規避環境質量下降風險。”顧恩大介紹。

在關鍵時期、重點領域、重要部位,必須要采取必要的、超常規措施,《方案》將工作重點集中在補短板、強監管等關鍵環節上,科學把握秋冬季環境質量波動的特點規律,從全力推進秸稈全域禁燒、重污染天氣應對、河湖水質管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污染治理設施高水運行、環境風險防范等方面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

以統籌推進落實為例,《方案》要求制定出臺本地“秋冬會戰”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會戰目標、重點任務、推進措施、責任單位,突出以“五化”方式細化、實化工作舉措,以清單、臺賬實施管理,組織開展“秋冬會戰”執法大練兵實戰技能比武競賽活動。

記者了解到,《方案》提出的2021年年底前,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力爭保持在92%以上,PM2.5濃度力爭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下目標全部實現。據悉,2021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94.0%,比2020年提升4.2個百分點;PM2.5濃度26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1%;累計發生重污染天氣9天,比2020年減少31天。

清單“導航”

細化28項目標任務

“與《方案》相比,針對10個責任單位及全省各地生態環境局的清單則更加具體和細化。清單將28項目標任務、具體負責落實的責任單位以序號及列表形式清晰呈現。”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孫安告訴記者。

堅決守護“吉林藍”,全力抓好秸稈全域禁燒,健全完善五級網格化監管體系和包保機制,實施省級巡查地方檢查的監管機制,統籌抓好燃煤鍋爐及工業企業達標排放、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等秋冬季大氣治理重點工作。

全力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執法監管,全面落實四個“第一時間”的水質管控機制,及時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應對水質惡化風險。

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嚴格農用地分類管理和安全利用,2021年年底前,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率要分別達到15%和10%。對非法排放、收集、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的行為進行全面排查整治。

全面開展“綠盾2021”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整改督導,嚴防“林草錯位修復”、碎片化治理和過度修復等形式主義問題。

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方面,緊盯“一廢一品一庫”、化工園區和工業集聚區,有效防范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嚴格落實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理處置“兩個100%”。

全程“護航”

開展十大專項執法行動

在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孟慶軍手機里有兩個APP:實戰技能比武競賽執法檢查系統和生態環境部移動執法系統。

孟慶軍告訴記者:“以各市(州)生態環境局為單位組建實戰技能比武競賽代表隊,通過這兩個軟件,每天同時填報各項檢查數據。指揮部根據具體工作開展情況,認定數據合法和合理并給予代表隊工作指導。”

從2021年11月26日起,我省開展了為期12天的執法大練兵實戰技能比武競賽活動。這是打好“秋冬會戰”的重要舉措,同時與十大專項執法行動有機結合,持續維護生態安全,確保完成各項環境保護目標任務。

根據《方案》,全省同步開展秸稈全域禁燒、燃煤供熱企業、重點排放行業、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入河排污口、水源地、規模化畜禽養殖、河道清潔、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廢水處置及各類工業園區十大專項執法行動。

專項執法行動堅持目標導向、責任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秋冬季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確保“秋冬會戰”取得實際效果,進一步鞏固提升全省生態環境質量。

孟慶軍說:“專項行動采取‘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相結合、隨機抽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統籌組織,每周調度專項執法行動進展情況,對重大案件實施提級調查辦理和督辦,對問題突出的地區適時開展專項督導或集中督導,確保各項專項執法行動落地見效。” (劉姍姍 通訊員 呂俊)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