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脊柱畸形不用怕——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救治4歲先天性半椎體畸形患兒

發布時間:2023-02-14 10:35:08  |  來源:山東衛生新聞網  

近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呂超亮主任團隊在麻醉手術部的配合下,為一位4歲先天性半椎體畸形患兒成功實施了脊柱半椎體切除矯形手術,術后患兒恢復良好,無并發癥,現已順利出院。這一手術屬于高難度的4級脊柱半椎體截骨矯形手術,也是醫院脊柱外科完成先天性脊柱矯形手術年齡最小的患者。

4歲的小雨因為咳嗽來到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小雨的父母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就診將改變小雨未來的一生。


【資料圖】

針對孩子咳嗽癥狀,兒科醫生開了胸片的檢查,影像科的醫生在閱片后確認肺部沒有問題,卻意外發現了孩子的腰椎存在脊柱側彎。孩子的父母隨即帶著小雨來到脊柱外科主任呂超亮的脊柱側彎門診就診。通過進一步詳細檢查后,孩子被確診為先天性脊柱半椎體畸形。

一聽脊柱畸形,還要手術,孩子父母非常焦慮和擔心。手術風險大不大?會不會癱瘓?手術效果怎么樣?面對家屬的擔憂,呂超亮耐心細致地解釋,并告訴家長,如果不進行治療,隨著孩子發育高峰的到來,半椎體會逐漸長大,孩子將很快發展為嚴重的脊柱側彎,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據悉,脊柱側彎矯形手術是脊柱外科最高難度術式之一,特別是年齡較小的患兒,由于其骨密度較低,存在內固定把持力度不足,同時其心肺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神經血管組織柔弱,這對醫生的術中水平有著更高要求,通常只有三級醫院專業脊柱外科團隊才能具備的手術能力。

最終在家屬同意及信任支持下,呂超亮主任團隊進行了細致充分的術前評估討論,并依托醫院3D打印中心,打印3D模型和植釘導板,術前制定了精準的植釘和截骨減壓方案,并依托神經監護儀、超聲骨刀等先進設備,在團隊的全力密切配合下,歷經3小時,最終順利完成手術,為小雨完整切除了半椎體,對脊柱畸形進行了矯正。經過醫護精心的后續治療和康復訓練,小雨手術效果非常成功,并已順利出院。

術后一個月,父母帶領小雨再次來到脊柱外科門診復診,恢復的非常不錯。看著孩子自信挺直的背影,也讓呂超亮主任帶領的脊柱外科團隊甚感欣慰。

脊柱矯形手術,特別是兒童脊柱畸形矯形手術,一直以來都是衡量脊柱診療水平的標志之一,是“脊柱外科皇冠上的明珠”。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在幾代骨科前輩的帶領及脊柱外科人的努力開拓下,從脊柱創傷、退變性疾病到脊柱側彎、后凸畸形、腫瘤,從頸、腰椎前后路手術到寰樞椎融合、齒狀突螺釘、脊柱矯形、腫瘤及胸椎黃韌帶骨化切除,由開放到微創,已攻克了脊柱領域全部技術禁區。目前,建立有脊柱側彎矯形專業組,已積累了豐富的兒童、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手術經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隨著該手術的順利實施,也標志著醫院在治療先天性脊柱側彎矯形領域,技術處于省內領先水平。

科普時間:

半椎體成因及危害

新生兒半椎體發病率約為0.03%,其中女孩更為常見,女孩和男孩比例約為3:1。隨著我國產前篩查的普及,多數胎兒半椎體可在孕期三級產前超聲檢查(俗稱“大排畸”)中被發現。

正常的脊柱通常是由33個椎骨組成。在大約6周的胎齡時,每個椎體的兩側都有兩個骨發育和硬化的區域,稱為側骨化中心。在胎兒發育過程中,脊柱首先形成單柱狀結構,隨后分離成節段,形成單個椎體。半椎體是由于其中一個側中心發育不全造成的,因此造成某個椎體一側的缺失。有缺陷的椎體在脊柱中像“楔子”一樣影響脊柱的整體形態(見示意圖),導致脊柱過度的側彎(脊柱側凸)。而為保持直立姿勢,兒童的脊柱也可能出現代償性彎曲,進而影像孩子心肺功能。脊柱半椎體保守治療通常效果不佳,彎曲嚴重程度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增加,這些病例需要在早期進行手術,拔掉“楔子”以阻止脊柱畸形的發生。

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的脊柱問題

兒童半椎體、脊柱側彎早期并不疼痛,部分兒童可能訴說背部酸痛,可能與肌肉組織生長不平衡有關。兒童半椎體多數無神經損傷,平日活動與正常兒童無異,所以如果在出生時沒有發現脊柱彎曲,那么可能直到出現明顯的癥狀時才會被發現,這時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正因為脊柱側彎的隱匿性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必要性,我們建議每個孩子的父母都應該學會正確檢查孩子脊柱的方法,掌握脊柱側彎檢查的基本知識,而這個方法也非常簡單易學。

檢查方法:家長可以在給孩子洗澡或著衣較少時,讓孩子站立低頭彎腰,從后方仔細觀察孩子體態。脊柱側彎的體征包括:1.肩膀傾斜、不均勻,一側肩胛骨比另一側突出;2.腰線不均勻,一側臀部高于另一側;3.身體整體向一側傾斜;4.彎腰時脊柱出現成角凸起的包塊或明顯的脊柱彎曲。

如果您的孩子通過上述檢查出現異常,請盡快帶孩子來專業的脊柱外科門診(脊柱側彎門診)就診,以便由專業的醫師進一步檢查甄別。

(責任編輯:魯峰)

關鍵詞: 脊柱側彎 脊柱外科 脊柱畸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