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簡訊: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創傷骨科應用復位架微創治療復雜骨盆骨折獲成功

發布時間:2023-01-16 09:19:21  |  來源:山東衛生新聞網  


(相關資料圖)

近日,濟醫附院創傷骨科團隊應用骨盆Starr復位架完成骨盆骨折微創復位、內固定技術,成功救治一例復雜骨盆骨折患者,此項新技術在魯西南地區首次開展,標志著附院創傷骨科團隊在復雜骨盆骨折微創治療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患者韓某某,男,17歲,2022年12月20日由10米高處摔落,傷后昏迷,當即被送往當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后發現骨盆多發骨折、骶尾骨骨折、全身多部位損傷,當地立即組織急診搶救。因病情復雜,患者于2022年12月21日轉入附院創傷骨科進一步治療。患者青少年男性,病情復雜,診斷為Tile C型復雜的骨盆骨折,同時合并骶尾骨骨折并脫位,骨盆極為不穩定,治療難度極大;若采用傳統骨盆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方式,則手術切口大、出血多、手術時間長、并發癥多。來院后,科主任王海濱教授立即組織科室成員進行病歷討論,制定手術方案及診療計劃。經分析患者多部位損傷,骨盆骨折嚴重移位,且骨盆前后方同時骨折,垂直方向、前后方向移位,并有旋轉移位,骶尾椎骨折,造成骨盆底韌帶軟組織損傷,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經過詳細的術前綜合評估及充分討論,團隊最終為患者制定了微創治療手術方案,擬于在Starr架輔助下微創復位、經皮骶髂螺釘置釘固定+有限切開固定術的手術方案。手術安排在2023年1月6日上午,由王海濱主任醫師擔任手術者,帶領吳彬主任醫師、吳春屾主治醫師,在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下,手術順利進行,首先完成一側微創切開復位固定,穩定部分骨盆,利用骨盆Starr復位架復位技術,完成骨盆復位,微創固定骨盆后環骨折,術中更換體位,采用了仰臥與俯臥兩個體位完成骶尾骨骨折移位復位固定,歷時370分鐘,完成骨盆雙側、前后環、骶尾骨等部位復位固定,共置入5枚鋼板及一枚骶髂關節空心螺釘,總共出血約300ml,未輸血。術后患者恢復良好,雙下肢感覺、活動良好,近期即可達到出院要求。

近年來,王海濱主任致力于嚴重創傷病人的救治,特別是復雜骨盆髖臼骨折手術治療、微創治療。骨盆Tile C型骨折,損傷機制復雜,存在垂直移位、旋轉不穩定,創傷嚴重,也是出血較多,出血量可高達2000-5000ml,在骨盆骨折中是最為復雜和嚴重的。如果采取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方式,出血多、創傷大、風險高、難度大,手術副損傷多,術后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同時并發癥多。而微創復位、內固定治療不做常規大切口,手術消毒鋪單后在手術臺床上安裝環形碳纖維支架,然后在髖臼上及前后打入2枚長復位釘,借助復位器手柄及下肢牽引等方式進行骨折塊左右、前后、上下三個維度的協同,通過透視不斷調整復位效果,最終達到接近或完全解剖復位,然后通過透視引導植入跨越骶髂關節空心螺釘,切口只有幾個1cm小洞,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原來大切口才能完成的骨折復位、固定問題;手術出血少,創傷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利于患者術后快速康復。

創傷骨科以大骨科評建國家級重點學科為契機,成功引進骨盆微創復位Starr架及復位技術,此次新技術的開展,借助現代化的技術設備,使附院骨盆髖臼骨折的微創治療又上了一個臺階,彰顯了附院創傷骨科的先進治療理念和診治水平,造福廣大骨盆骨折患者。(吳彬 王海濱)

責任編輯:瀚海

關鍵詞: 骨盆骨折 創傷骨科 微創治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