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持續流行,感染人數不斷增長,對于感染之后表現出來的臨床特點也各不相同,既有惡寒怕冷、發熱甚至高熱、全身酸痛、頭痛等“風寒束表”的表現,也有咽干咽痛似刀片劃過,伴咳嗽咳痰、聲音嘶啞等“熱毒內熾”的表現。實際上,綜合分析本次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后的臨床特征,不能簡單地將其歸為“寒”或“熱”,其中部分病人病變特點與中醫學“寒包火”特征相吻合。
“寒包火”最早記載于清代醫家程國彭《醫學心悟》:“熱在內而寒在外,諺云寒包火是也”,指出了外感溫熱病中寒邪束于外,熱毒蘊于里的特殊臨床類型,也稱為“外寒內熱”、“表寒里熱”。從本次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后癥狀表現可以看出,部分患者既有外寒之邪束表,毛竅閉塞、衛陽郁閉出現惡寒怕冷、發熱、全身疼痛等“風寒束表”之征,也有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痰白黏或黃等“熱毒內熾”的表現,整個病變過程呈現出寒包于外、毒熾于內、寒熱錯雜特點。
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重點針對外感溫熱病“疫毒襲肺”的核心病機特點,以“清瘟解毒、宣肺泄熱”作為組方原則,以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銀翹散為基礎方,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病用大黃的用藥經驗,紅景天提高免疫固正氣,祛邪與扶正兼顧。藥效學研究顯示具有廣譜抗病毒、抑菌抗炎、退熱止咳化痰、調節免疫增強機體康復能力等系統效應。
如何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專家表示,新冠病毒經過三年的變異,從中醫學的原理來看,這個病因導致疾病的毒害性在減弱,傳染性在增強,同原始株相比,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風熱之性顯得尤為突出,核心病理變化與過去診斷的感冒和流感是一致的。
在中醫學“異病同治”的理論指導下,選擇的藥物就很多了,不只是三藥三方的藥物了。三藥三方是在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過程中,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做的示范性研究。從目前來看,所有治療感冒、流感,尤其是風熱證、外寒內熱(寒包火)類型的感冒中成藥,治療奧密克戎變異株都是有非常好的療效的。
而就應用連花清瘟來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感染,專家提醒,對于無明顯“寒證”表現的輕型感染者,使用連花清瘟可明顯緩解發熱、咽痛、乏力、咳嗽等癥狀,提高臨床治愈率;對于伴有惡寒怕冷、全身酸痛等“寒證”表現的輕型感染者,連花清瘟可與辛溫解表藥物或方劑聯合使用,通過“辛溫解表”緩解惡寒發熱等風寒束表癥狀,連花清瘟通過“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緩解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熱毒內熾癥狀。若無辛溫解表類中藥,也可聯合應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痛類西藥的其中一種,通過解熱鎮痛達到發汗退熱的目的,連花清瘟則通過抗病毒、抗炎、調節免疫等系統藥效作用更有助于縮短疾病病程。
(責任編輯: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