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常態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著力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富民縣東村鎮聚焦民生熱點,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兜住民生底線、補齊民生短板、辦好民生實事,切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惠及廣大群眾,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2021年5月至今,東村鎮多方協調爭取,系牢“三條線”,農村公益性公墓道路全線貫通,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問需謀策,系牢“民生線”。東村鎮農村公益性公墓位于東村鎮新莊村委會蕎地山,從新莊村委會庵上村至公墓道路總長4.2公里,長期以來,因該道路未進行硬化且道路狹窄,每到清明節祭掃,造成大量車輛擁堵,存在較大交通安全隱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也是常態,嚴重影響沿線群眾生產生活。東村鎮結合當前工作重點和長遠期發展需求,積極組織鎮、村干部進村入戶走訪調研,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了解周邊群眾需求,決定通過爭取資金和自籌硬化公墓道路,徹底解決該路段通行難題,著力提升公墓道路通行水平。
民主協商,搭起“連心線”。為充分調動新莊村群眾參與村莊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支持人民群眾參與基層事務的決策、管理和監督,加快項目建設,提升建設質量,東村鎮組織召開了東村鎮農村公益性公墓道路(永上段)建設工作專題協商會議,就農村公益性公墓道路建設基本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進行了充分討論,聽取了新莊村“兩委”、永上村及庵上村民小組負責同志、黨員代表、群眾代表意見,綜合上級相關部門要求和群眾意見、建議,明確了下一步工作計劃,積極推進基層治理由“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轉變。
行動求實,打造“風景線”。新莊村委會庵上村至公墓4.2公里道路硬化過程中,東村鎮結合全域綠化工作在道路兩旁栽種了600余株櫻花樹苗,在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的同時,優化道路沿線環境,“糟心路”搖身一變,一條綠色“風景線”閃亮登場,實現美麗蛻變。新莊永上村民小組長對此頗有感觸:“道路通、百業興,現在到公墓的路好走了,周邊群眾生產生活方便,既改善了民生、凝聚了民心,又美化了農村人居環境,等路邊這些櫻花樹長起來,村里人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又多了一道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