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趨勢下,工控安全正在成為焦點。由于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工業控制系統深度融合,工業控制系統越來越復雜,加劇了系統的安全隱患。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聯盟統計數據,中國工控系統95%以上仍存在漏洞,65%屬于中高危漏洞,33%屬于高危漏洞,可以輕易被遠程控制。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國家頻頻出臺相關政策加碼,不斷提速工控信息安全建設。例如:積極推進等級保護制度2.0、“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針對工業控制系統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積極開展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已成為共識。
市場需求及政策驅動下,我國工控安全市場迎來空前發展機遇。據CCID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工控安全市場規模已達30.1億元,其增長率為65.4%。預計2023年,我國工控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93.7億元。
為加快提升我國工控安全保障能力,滿足工業信息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發展需求,國內信息安全行業領軍企業北信源,針對工控網絡存在的安全弱點,通過多年技術鉆研,現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工控網絡安全一體化方案,并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及項目上的突出成果。
能源工業頻遭網絡攻擊 北信源攜手各方建立行業系列標準
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關系著國計民生,石油系統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數據泄露會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然而,目前以石油為代表的能源工業正在成為網絡攻擊的重要目標。今年2月,德國兩家成品油供應商表示,公司網絡遭到黑客襲擊,導致當地汽油供應出現中斷,并對歐洲多個交通運輸樞紐、物流運輸造成負面影響。此前,美國最大輸油管道設施遭受網絡攻擊,被迫暫停運營,加大了市場對美國能源基礎設施的擔憂。
網絡攻擊引發的工控安全問題將關系到整個石油工業基礎設施能否正常運行,因此,諸多企業及時建立起了有效的風險評估體系、成立遠程控制系統。除此以外,業內普遍認為,網絡安全并非企業的軟實力,除了提高對關鍵基礎設施數字安全的保護意識外,還需要依靠安全廠商對抗數字化時代的工控安全問題。
在能源工控安全領域,作為信息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北信源秉承深入研究與積極探索的精神,于2022年上半年攜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銷售分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和昆侖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了《油庫安全生產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管控關鍵技術及規模應用》,針對油庫工控安全技術防護能力不足、生產設備量大協議多實時數據處理難度大等技術難題,建立了油氣儲運行業工控安全防護體系架構,搭建了行業內工業互聯網云邊端協同分布式實時數據流處理架構,建立了基于業務流程的風險綜合防控體系,依托該成果牽頭制定了國家、團體和企業系列標準,形成了油庫安全生產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管控關鍵技術,支撐了油庫安全生產運營,經濟及社會效益顯著。
據悉,該成果在2022年8月11日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的鑒定評審,中科院院士、鑒定委員會給予項目極高的評價,認為“該成果研制難度大、創新性強,整體技術和行業應用程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工控安全關系國計民生 北信源多款工控安全產品發揮優勢筑牢安全城墻
北信源作為中國信息安全領域龍頭企業,經過二十余年沉淀,積累了豐富的技術信息和科學研發能力。面對近來頻繁發生的工控安全事件,2022年上半年,北信源緊跟國家戰略,以最先進、最前沿的工業網絡安全技術和理念為指引,研發出多款創新工控安全產品:工控安全衛士、邊界認證機、網絡邊界監測系統等,形成了整體的工控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其中ASN是完全原始創新的產品,其他也都獨具特色,此外還有4款傳統安全防護設備產品,工控防火墻、工控網閘、工控審計,全部數十款產品已經圍繞ASN和工控態勢感知平臺打通集成通路,可以組成具有北信源特色的工控安全整體解決方案。
2021年,北信源還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的合作,成功推出工控網絡安全應急指揮通信解決方案,打造高品質的工控網絡安全應急指揮通信平臺。據悉,北信源工控網絡安全應急指揮通信平臺由一個核心平臺和兩類支撐系統組成。以核心平臺(工控應急處置子系統、工控應急移動子系統、工控安全事件態勢及綜合分析子系統)為核心支撐,以工控安全事件/風險上報、研判、處置、督促、反饋、預案管理等為基本功能,形成多級應急聯動處置體系。以監測類系統(內外部監測系統)和現場應急處置類系統(應急工具和服務)為技術支撐,形成完整的應急聯動處置機制。
目前,北信源多款工控安全產品已在能源、煤炭、交通、軍工等領域進行部署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防護效果,切實幫助客戶提高工控安全管理和技術水平。
工控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北信源作為數據安全領域的引領者,積極發揮自身核心技術研發積累和優勢,全力加強工控安全自主研發創新,充分發揮已有技術積累和研發優勢,成為工業數字化背后的安全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