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多點散發下,客車行業繼續承壓。4月26日,宇通客車發布2022年度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26億元 。
兩年多以來,不時反彈的疫情疊加新能源公交車消費提前透支,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分流影響等因素,客車行業不斷筑底。作為行業龍頭的宇通客車,在種種不利的大環境下,又該如何釋放新動能,引領行業發展?
一季度大中型客車銷售4210輛,繼續穩健領跑行業
進入2022年以來,在國際形勢復雜、國內多地疫情反彈的背景下,還未“迎來春天”的客車行業也再次承壓。三月份,再次“反撲”的本輪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不少地區的公共交通、旅游客運、校車服務再次被迫按下“暫停鍵”。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客車行業6米以上客車銷量達16401輛,同比微降0.68%,宇通6米以上客車銷量為4210輛,市場份額為25.67%,繼續穩健領跑行業。一季度行業累計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8488輛,同比增長4.22%。宇通累計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1733輛,市場份額為20.42%,居行業第一,也是唯一一家實現累計銷售新能源客車突破1500輛的企業。
今年以來,宇通客車再次憑實力在各大盛會上不斷“出圈”。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保障用車,950輛宇通客車以“零故障、零延誤、零投訴”的表現獲得各方贊譽。其中,185輛宇通氫燃料客車,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核心區域的服務保障中,以100%的出勤率,應對低溫、降雪、山地等復雜路況,平穩運行、低噪音、長續航、低氫耗、冷啟動等特點表現贏得了多方點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成績單”。
完成冬奧交通服務保障任務后,宇通客車又再次擔負起兩會交通服務保障重任。這是宇通連續第18年服務全國兩會,上會車輛共256輛,占客車總量的66%,再次穩居第一。其中,兩會服務主力車型宇通T7共113輛,占高端公商務用車總量的93%。
而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會上,17輛宇通T7在論壇核心區域提供交通接待服務,為歷屆數量最多的一次,自動駕駛巴士小宇也落地博鰲,為助力年會實現“智慧辦會”“綠色辦會”理念,打造“智慧交通未來社區項目”貢獻力量。
看好未來發展,宇通客車獲控股股東連續增持677.13萬股
近日,證監會、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為穩定股價進行回購,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實施股份回購。
事實上,在此之前,宇通客車就已發布了增持計劃,并迅速實施。一季報顯示,2022年3月7日,宇通客車接到控股股東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通集團”)通知,宇通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增持公司股份人民幣1億元至2億元。
增持計劃發出后,3月8日至9日,宇通集團即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分別增持了宇通客車222.68萬股股份和454.45萬股股份。經過兩次增持,宇通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增持677.13萬股,增持金額共計5999.49萬元(不含交易費用),已達到并超過增持計劃最低金額的50%。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回購,股東和高管增持,將對公司股價維護起到積極作用。宇通客車也在公告中表示,控股股東增持股份的目的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完善新能源、智能駕駛等新興產業布局,供應鏈優勢日漸凸顯
當下,隨著新能源補貼持續退坡,客車市場無疑進入了更激烈的競爭之中,企業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充滿挑戰的未來之路上脫穎而出。
作為行業龍頭的宇通客車也不例外。2021年,宇通客車研發支出15.61億元,營收占比為6.72%,主要投向了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多場景燃料電池技術及“三電”技術研究與開發;T7 高端商務車產品研發與升級完善;微循環公交產品研發與升級等領域。圍繞客車新能源技術、智能網聯技術、主被動安全控制技術、輕量化技術等關鍵技術開展技術攻關和工程應用研究,宇通客車逐步建立了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提高了客車相關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2021年,面對國內外疫情、全球芯片荒、限電、極端天氣等外部影響,宇通客車的供應鏈仍有效支撐了公司整車正常生產和交付,體現出其供應鏈穩定的保障能力。宇通客車表示,后續將持續優化供應商結構,重點發展及提升與車聯網、智能駕駛等新興行業優秀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打造公司供應鏈的未來競爭力。
一季度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制造業回暖、實現全年目標有多項要素支撐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初步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整體呈現出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中高端制造業發展較好;服務業持續增長,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較快增長;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繼續優化等特點。
通過梳理發現,進入2022年,國家層面出臺的相關支持旅游的政策多達十余項,政策覆蓋區域特色旅游、行業機制、鄉村休閑旅游、研學游等眾多領域,為旅游業全面振興帶來生機。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不僅彰顯了政府對旅游、客運等行業的高度重視,同時也為深受疫情影響的旅游、客運行業注入了一劑提振市場活力的“強心針”。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穩定向好,旅游客運等細分領域有望迎來復蘇。
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意見從助企紓困、保供穩價、財稅支持、金融服務等方面出臺一系列促消費舉措,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包括倡導綠色出行,提高城市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出行占比,推動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推進充電樁(站)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民宿經濟、戶外運動等服務環境和品質。這無疑對客車行業形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和利好,在相關政策支持下,2022年的新能源客車市場仍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