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晚舞臺上,他是“范廚師”“范指導”“范鄉長”;他能在文藝片中演看車人、退休大叔,也能駕馭商業片中自帶笑點的笨賊和一擲千金的老板……近三十年演藝生涯,范偉演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角色。有人說,他有一張百變的臉。
近日,范偉攜新片《長安道》做客人民網“文藝星開講”,暢談新片幕后故事和演藝心得。多年來,從相聲、小品到電視劇和電影,范偉一路“跨界”,成為別人眼中的“斜杠中年”。訪談中,范偉笑稱這些并非特意“設計”,自己只是一個認真的、愛使笨勁兒的演員。
范偉做客人民網。
曾是完美主義者 拍戲跟自己較勁
人民文娛:
11月范老師有兩部新片上映,新片角色和以往塑造的銀幕形象有哪些不同?
導演說服了我,我也找到了人物的“根”,最后才敢去演。
范偉:《長安道》對我來說挺有挑戰的。不光對我個人的演技有挑戰,對大家的接受也有挑戰。我很喜歡萬教授這個角色,復雜且豐富,但我又怕邏輯上有問題,就和導演討論人物的行為邏輯。在茶館里,我們捋了好幾個小時。
人民文娛:
很多觀眾是從您飾演的喜劇角色認識您的,您從小就有喜劇天分嗎?
其實我生活當中不是那種到處抖包袱的人,沒覺得自己從小就有喜劇天分。
范偉:小時候,家里從沈陽劇團請了陳連仲老師教我說相聲。老師說:“這孩子條件一般,我盡量教。如果行,我們繼續學,如果不行的話也別怪我”。
我當時心里很忐忑,一腳門里一腳門外的感覺。
老師的話其實挺打擊我的,但對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幫助特別大。
人民文娛:
您在拍戲過程中,會感到焦慮嗎?
焦慮沒用,還會影響狀態,何必呢?因為在一個特別松弛的狀態下才能完成最好的表演。我以前是個完美主義者,但現在我知道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完美。再加上年齡大了,現在沒有那么爭強好勝。
范偉:
以前我愛跟自己較勁,每天強迫自己要想點兒正經事,否則這一天就白過了。
我會把每天想的正經事兒用日記記下來。現在沒有那個心思了,不過回頭翻一翻過去二十年前、三十年前記錄的東西,覺得也挺有意思。
電影以余味定輸贏 高級喜劇底色悲涼
人民文娛:
在您看來,好的喜劇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我覺得好的喜劇不能靠演員“外在地演”,它是由內而外的呈現。喜劇人物的性格、喜劇的故事和結構,它們形成一種合力,才能帶來真正的幽默感。
范偉:喜劇不好演,把大家逗樂其實是特別難的事兒。
高級的喜劇,底色是悲涼的。用喜劇的方式講悲劇故事,我認為這應該是比較高級的喜劇境界。
比如電影《美麗人生》,還有周星馳的那些喜劇作品,雖然特別夸張,但它的底色是悲劇的。
人民文娛:
您說最喜歡的喜劇演員是卓別林,您覺得自己跟他有什么相同點?
沒有相同點。卓別林是遙不可及的喜劇大師。好演員,不光是對角色的理解、作品的理解,還得有特別好的技巧。
范偉:卓別林太全面了,自編、自導、自演,甚至自己做音樂,包括滑冰、拳擊、特技動作。
人民文娛:
大家提起您,會想到您有一張“百變”的臉。生活中和銀幕中的您反差大嗎?
我在生活中把自己“框”住了。我此時此刻是范偉,不要說別人討厭的話,盡量和大家相安無事。
范偉:綜藝、真人秀讓我去,我來不了,我覺得很拘束,可能這就是我生活當中的人設。
在戲里,我就覺得無所謂。戲里不是我,是在演另外一個人,我就撒得開了。無論是喜劇、正劇,簡單的、復雜的,只要我能體悟到,就可以把這個人表現出來。
認真干活愛使笨勁兒 機會來了就好好把握
人民文娛:
現在有不少宣傳自己的平臺,為什么不選擇多發聲呢?
我沒有這種經營自己、宣傳自己的意識。
范偉:我不排斥別人對自己的宣傳,我覺得也挺好。
人民文娛:
您會在意觀眾的看法嗎?
特別在意。
范偉:過去在舞臺上,觀眾給的反饋特別直接,笑了就是喜歡,沒笑就是不喜歡。電影不一樣,拍完了要等觀眾看了之后才知道反響如何。現在漫長的等待期就特別折磨人。
人民文娛:
您會用哪幾個關鍵詞來定義自己?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認真的演員,一個愛使笨勁兒干活的人。
范偉:比如臺詞,人家背了五次差不多了,沒有問題了。我不行,我來個十次,這就是使笨勁兒。
人民文娛:
您演過許多角色,哪個跟您本人更接近?
生活當中,我是一個內心沒那么強大、愿意息事寧人的人,但是在尊嚴面前不低頭,如果觸碰底線,也會反抗。
范偉:《看車人的七月》里的杜紅軍。
人民文娛:
未來在電影方面,您對自己有什么預期?
有好多人說,范偉“跨界”跨得最厲害,成了“斜杠中年”了。從說相聲到現在拍電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好像很有“設計感”。其實我一點“設計感”都沒有,只是機會來了就好好把握它,認認真真把它做出來。付出了,結果就會好一些,大家也會越來越信任你。
范偉:我一直沒有什么目標,只要合適了我就演,趕著來。(郭冠華 劉穎穎杜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