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落實進行時》欄目推出“看發展 見落實”專題節目,邀請蘭州市生態環境局、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嘉賓走進直播間,采用工作落實“回頭看”的形式,就我市生態治理、鄉村振興兩個方面看發展、說效果,感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宣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蘭州而努力的鮮活經驗。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我市以推動“蘭州藍”從“ 淺藍 ”走向“深藍”為目標,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如今的“蘭州藍”不僅僅是一張城市新名片,更是市民引以為傲的“幸福藍”。
從黨的十八大以及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我市的生態環境質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水質來看,黃河蘭州段國家和省控10個斷面的水質優良率達到了100%,縣級以上飲用水的水源地達到了100%,出境斷面的水質多年保持了二類水質,實現了一河凈水送下游;從優良天數來看,2021年我市優良天數達到296天,比2015年增加了44天一個半月,比2013年也就是大氣10條實施的第一年,增加了103天。近幾年,我市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逐步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保衛好“蘭州藍”。
目前我市制定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相關規劃,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歷史遺留礦山這一部分的生態修復,另一部分就是現存礦山的綠色礦山創建,兩手抓兩手硬,做到礦山生態修復的全覆蓋,現在市生態環境局將執法監管和服務企業有機融合起來,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制定整改方案,籌措資金進行治理,企業的管理和治理水平是越來越高,我市的綠色企業也越來越多。
從當初的單一模式發展到如今全產業鏈的規模化企業;從當初的舉步維艱,到如今的生機勃勃。榆中興業養殖有限公司用了整整14年的時間。企業發展至今,吸引了一大批有熱情、有激情也有知識基礎的群眾幫扶他們成功創業,成為榆中縣農業農村局工作的重點。榆中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針對有志青年、退伍軍人回鄉創業面臨的資金難問題,該局采取積極措施,從協調企業貸款,引導企業和天津對口幫扶對接,出臺特色產業的扶持政策等方面,讓他們渡過難關,把產業做大做強。同時每年還拿出一部分的資金,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展銷活動,提高產品銷售量。
榆中縣的養殖場是該縣龍頭企業的一個縮影,榆中縣還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思路,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收入。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深入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要求和市委提出的戰略部署,持續鞏固好脫貧攻堅的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在現代化進程中,發揮力量。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全市上下一心,凝心聚力,堅持問題導向,攻堅克難,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下一步,將落實好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強省會”的戰略部署,持續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建設天更藍、水更碧、土更凈、山更綠的美麗蘭州建設,向蘭州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向黨的二十大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