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翻滾著昨日輝煌的浪濤;時代琴弦,彈奏出今朝奮進的旋律。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建設,創建“楓橋式法庭”,近年來,邳州法院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精準聚焦基層社會治理,充分發揮派出法庭前沿陣地作用,著力培育“多彩法庭”品牌名片,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護航鄉村振興建設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保障。
“綠色e站”暢通營商快車道
對企業來講,時間就是金錢。官湖法庭所轄的官湖鎮注冊企業高達2000多家。為給企業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司法服務,該庭將網上立案、云上法庭、移動一鍵通,通過“互聯網+”云平臺,實現訴訟服務“一網通辦”。去年以來,該庭適用云審理涉企重點案件6件,精準高效的辦案節奏,受到當地企業的一致好評。
在辦理江蘇蘭蒂斯木業有限公司與廣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加工承攬合同糾紛案件時,該庭通過訴訟服務云平臺“一站式”予以辦理,蘭蒂斯公司不僅第一時間收到對方欠款,而且有效保障了公司的正常運營。事后,該公司總經理吳某某對該庭運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企業的做法頻頻點贊。
“橙意解紛”織密矛盾調解網
議堂法庭地處大運河南岸,當地民風淳樸,非常適合做調解工作。為此,該庭以“王成玉調解室”為主導,依托5個鎮調解室、10個審務工作站、84個行政村調解員,構建了“一室一站一員”調解網,通過發揮人熟地熟優勢,調動鄉賢智慧力量,激活鎮村干部資源,將鄉風家訓、道德倫理融入調解。對轄區出現的鄰里、家事等糾紛,采取類案統調、個案專調,調解率達70%以上。
在辦理李某和張某的離婚案件中,李某的丈夫張某在隱瞞婚史、年齡的情況下,與李某結婚,婚后雙方感情破裂無法調和。該庭立案后當即啟動“家事矛盾多元聯動化解機制”,通過多方參與,最終雙方和平分開,激烈的家庭矛盾圓滿化解。
“金招惠農”提升群眾獲得感
鐵富法庭轄區百姓多依靠種植銀杏致富,擁有銀杏時光隧道、艾山風景區等特色景點,因其復雜的人員特點和地理環境,導致當地涉旅游服務、銀杏種植等案件糾紛突出。為給當地百姓提供優質司法服務,該庭在轄區內設立了10個法官聯系點,因地制宜成立了旅游及銀杏產業糾紛巡回法庭,使巡回法庭常態化行走在鄉村房前屋后、田間地頭,以硬實力打造“半小時服務圈”, 將優質服務推進到“最后一公里”。
該庭辦理的一起排除妨害糾紛案件中,涉案村民韓某某私自占用594平方米的集體土地用于種植樹木,且拒絕配合村里移除。為確保公共空間治理有序推進,承辦該案的法官將庭審現場搬到了村里,吸引不少村民前來旁聽。經過法官講法理、講情理以及可能造成的違法成本、利益損失的詳細釋明,最終不僅韓某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類似情況的村民也主動清理,該村很快完成了公共空間清理工作。
“紅潤鄉風”鋪就司法惠民路
碾莊法庭坐落于淮海戰役主戰場碾莊鎮,這個擁有著優秀革命傳統的法庭通過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不斷在追憶初心、優化司法服務過程中打造有黨性、有能力、有溫度的“紅色法庭”。
該庭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干警隊伍建設的紅色引擎,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為基礎,以“我為群眾辦實事”“重溫紅色記憶”等活動為載體,通過實施“黨員示范工程”“黨員引航工程”,開展辦案標兵、調解能手等崗位練兵大比拼,實現司法能力大提升。去年以來,該庭先后為當地中小學生開展法制講座、法治主題班會11次,邀請學生旁聽庭審7次,受益師生達1000余人次。
對涉家庭暴力、子女撫養、老人贍養等案件,該庭通過對涉案困難當事人司法救助、貧困人員的結對幫扶,為困難群眾送去實實在在的關懷。以碾莊法庭救助活動中的真人真事為原型拍攝的微電影《法庭婚禮》,榮獲全國首屆十佳微電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