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掉隊“3·8”大促 社交電商的私域生意還好做嗎?

發布時間:2022-03-09 08:50:33  |  來源:北京商報  

幾乎所有電商都在圍繞“三八節”竭盡全力促銷時,現實情況卻未如表面般熱鬧。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觀察發現,例如在云集平臺,除了品類明顯縮減,直播排位前列的主播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不到100人,并未達到上萬觀看人次。此外,由于貝店仍未結清欠款,部分商家選擇離開腰尾部社交電商。在大量平臺試水擱淺后,電商們關于社交分銷裂變的故事仍未拿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范本。

標注上萬人觀看 實則不到100人

為了搶奪女性用戶的注意力,在“3·8”促銷期間,美妝、服飾和母嬰百貨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打折促銷的排頭兵,也是眾多直播間的主力軍。不過,經過數天的觀察,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較之頭部電商以價格激戰正酣,部分社交電商正處于尷尬的境地。

例如在云集平臺,直播和會員福利入口反而從主頁面底部欄撤掉,改為“分類”和“購物車”,而主類目也被縮減為“99精選”、美食和服飾。這一調整對云集的直播流量產生了明顯影響。在3月6日、7日晚間8點左右,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云集直播排名前列的直播間如“雪餅”“傲頡旗艦店”“魏黎凌”的在線觀看人數不滿100人。比如“魏黎凌”直播間的在線人數為90人左右,而平臺標注的人數卻為3.9萬。

資料顯示,云集的直播業務開始于2020年5月,云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曾與明星連線,還曾與羅永浩合作。那么,時隔兩年不到,為何要弱化直播和會員業務的流量權重?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云集相關負責人暫未向記者回應。

同時,記者還發現,借著“3·8”大促,云集也在著力推出自有品牌,例如護膚品牌素野、彩妝P&S、個人護理品牌“+的意義”等,這類產品的傭金率較之其他知名大牌也更高。比如一款109元的P&S輕盈光彩妝前隔離霜,分享后能賺取傭金30元,而一款829元的SK-II小銀瓶只能賺得25元的傭金。

資料顯示,在2021年6月,云集便上線了“99精選”,以集中孵化自有品牌來尋找平臺差異化競爭的路徑。然而,在部分店主和商家的眼中,云集過往的巔峰時期早已不再,私域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市值縮水 商家避險出走

“自從社交電商貝店出現資金困難后,公司為了規避風險,把云集等其他二三線社交電商的店鋪都退掉了。”一位商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貝店仍欠40萬元的貨款未結,對方提出退還20%的解決方案,這讓他無法接受,公司打算繼續上訴。

據了解,在2021年8月,母嬰電商貝貝網旗下社交電商貝店被曝拖欠商家貨款,其中百貨、美妝和母嬰品類占比較高。不過,時至今日,貝店仍未妥善解決拖欠貨款的問題。

據上述商家透露,目前公司與云集在結款等方面未出現異常,磨合也較好,然而從2020年起平臺流量較之2016-2019年跌幅非常明顯。

據云集財報顯示,2018-2020年,平臺會員費逐年縮水,分別為15.52億元、7.77億元和4240萬元,會員數量增速也從165.2%一路跌至38.5%。而營收方面,云集三年間的收入也在持續下降,由130.15億元降至55.3億元,凈虧損從5968.8萬元擴大至1.46億元。

作為在拼多多后第二家赴美上市的社交電商,云集曾經風光,卻也歷經坎坷。2017年,云集會員制度因涉嫌傳銷被罰958萬元。2020年1月,云集降低會員門檻,為注冊用戶提供一年會員福利。2021年,云集多位高管相繼離職,在首席人力官、首席戰略官馬輝離職前,首席財務官陳晨也已離開。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根據萬得股票數據顯示,云集市值為1.86億美元。何曾料想,在三年前,這一數字曾超過32億美元。

“單一靠賣產品賺傭金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平臺活動力度不大、傭金下降,都會導致店主的流失。”一位在社交電商運營三年多的店主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很多社交電商為了‘講故事’,開了A平臺,隨后又開B平臺、C平臺,但這些平臺都是在利用和消耗A平臺的信任,這也導致老店主在拉新獲客上越來越難。“現在經濟環境下行,私域渠道的購買力也受到影響。一些店主直接找品牌方賣貨,僅做一兩個產品。”該店主說道。

社交電商賽道生變 新玩家不斷

后來者也未將社交電商賽道講述得多么吸引人。

2021年5月,跨境社交電商的洋蔥集團于紐交所上市,市值曾超6億美元。在2018-2020年間,平臺GMV同比增速卻由57.1%下降至15.3%。如今,在萬得股票上,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其市值僅為1.34億美元,次于云集。2021年10月,云集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示函。

進入2022年,社交電商的日子并不好過。除了貝店轉型做導購電商,阿里、小米、京東和騰訊旗下的社交電商也相繼關閉,包括淘小鋪、東小店、有品有魚和小鵝拼拼。這些平臺在2019-2020年間誕生,生命周期均未超過三年便戛然而止。

另一邊,社交電商的試驗仍在繼續。拼多多旗下的群買買和阿里的友品海購均在“3·8”大促期間推出高額傭金和補貼。而部分電商如粉象生活又開始做名為“希鹿生活”的新平臺。據一位店主介紹,粉象生活App以導購為主,賺頭部電商流量的錢;而希鹿生活以供應鏈為主,店主賺商品傭金,主做微信私域。不過,公司僅會將粉象生活VIP及以上的粉絲平移至新平臺,普通粉絲則需要店主自行邀請。

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表示,抖音、快手介入電商,讓平臺間的競爭變得白熱化,不管是大平臺京東、淘寶、拼多多,還是中小平臺如云集等都面臨流量疲軟的危機。“我認為通過延伸服務內容,增長單個顧客的貢獻價值,變粗放經營為精耕細作也許是未來突圍的方向。另外,在研究用戶基礎上的產業鏈延伸,借助用戶數據洞察去賦能生產端也不失為一條突圍之路,也能與國家的智能制造戰略相匹配。”

關鍵詞: 北京商報 戛然而止 均未超過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