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制造強國要有新的進展 第一是要提高創新能力

發布時間:2021-10-19 09:10:46  |  來源:工人日報  

“建設制造強國首先要提高創新能力”

“‘十四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要有新的進展,第一是要提高創新能力。”在10月15日舉行的中國基本盤·首屆中國制造業領袖峰會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題為《工業制造業的使命和責任》的演講中這樣表示。

他指出,工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支撐,我們14億多人口,衣食住行用,要由自己來承擔,飯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上,主要靠進口的路子是不通的。

工業還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支撐。我國現在的對外貿易總量是世界第一,這是工業制造業在支撐。在出口商品中,95%是工業品;在進口商品中,72%是工業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幾,很多還是工業制造業所需要的原料,比如石油、礦石。“沒有工業制造業,貿易就沒有基礎。”李毅中說。

他指出,“十四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要有新的進展,第一是要提高創新能力。“到2020年,我們已經建成了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7個。”他說,“到2025年,要達到45個,基本覆蓋制造業的主要行業,這樣可以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和行業共技術的攻關。”

要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智能制造,建立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智慧園區等等,還要推進網絡強國,積極有序地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從現在的7.8%提到10%,持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這是我們的第二個任務。”

第三個任務是強化工業的基礎能力,包括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先進的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這‘四基’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后來我們又加了基礎軟件,現在應該稱為‘五基’,需要我們來加強基礎能力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此外,還要全面深入推行綠色制造,低碳化、循環化、集約化,深入推進污染治理攻堅;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的突破,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十大重點先進制造業,加上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來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還要推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記者 蔣菡)

關鍵詞: 建設制造強國 新的進展 第一 提高創新能力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