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觸及一年多來新高,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拋售蔓延。
隔夜,美債收益率飆升令美股市場承壓,道指收低1.75%,標普500指數收低2.45%,納斯達克指數收低3.52%。其中,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創下1月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指遭遇去年10月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歐股全線下挫,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跌0.36%,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11%,法國CAC40指數收跌0.24%,德國DAX指數收跌0.69%。
2月26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開盤跌1.97%,深成指跌2.35%,創業板指跌2.34%。板塊方面幾乎全線飄綠,順周期股大幅下挫,有色金屬板塊領跌兩市,白酒股全線下挫。港股大幅低開,恒指跌2.2%,恒生國企指數跌2.72%,恒生科技指數跌4.68%。截至發稿,滬指、恒指跌幅均超1%。
美債收益率為何不斷抬升
自1月初升破1.1%關口以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便接連攻下1.2%、1.3%、1.4%三個點位。隔夜,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觸及1.614%的一年高位,收盤時自2020年2月以來首次觸及1.5%。
對于美債收益率不斷抬升,野村證券認為,一旦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1.5%,系統、量化和CTA基金將開始積極做空10年期美債期貨,風險資產將面臨壓力,拋售將立即在股市上演,因為實際利率被視為衡量公司資本成本的指標。
中信證券指出,預計年底前美債10年期收益率還有30-40bp的上行空間,至1.7%左右。若實際利率相對低點上升50bp,可能導致美股跌幅在5%-12%之間。
華泰證券認為,美債收益率上行是市場主題演繹的結果,不應過分夸大其影響,其背后原因不是貨幣政策收緊,而是通脹預期回升。美債收益率是全球各大類資產的定價錨,理解并展望其走勢可從“增長+通脹”、“美聯儲政策利率+期限溢價”兩個角度展開:
第一個角度,上半年疫情受控、財政刺激,增長可能在美債定價中占主導,而在疫情、工資通脹、油價基數效應等作用下,美國通脹可能在二季度創下年內高點并維持較高水平,這都是美債收益率的壓制因素。
第二個角度,美聯儲在多方壓力下,短期內繼續保持偏寬松立場的可能性較高,市場也基本理解美聯儲的前瞻指引。而在政策利率年內或難有變化的預判下,風險偏好、美聯儲擴表速度都支持期限溢價擴張,指向美債收益率可能還有一定上行空間。
如何影響美股和A股走勢
興業證券指出,美債收益率上行對美股估值有沖擊,但美股盈利修復有望對沖估值下滑。從結構上來看,高估值股票對利率變化更敏感,這推動了風格切換。美債收益率對股票估值的沖擊力度,實際上取決于該股票的估值位置。關注到 MSCI成長股的估值整體高于價值股,看到美債收益率上行階段,價值股表現往往好于成長股。
中信證券認為,在美國大規模財政貨幣政策刺激下,隨著疫苗普及加快以及相對有效率提升,判斷目前美債10年期實際利率的階段性低點很可能在今年初已經出現。當前美債收益率上行并不意味著美股下行趨勢性拐點出現,未來美股股價進一步上漲仍可能通過股息增長率或者盈利增速上修來對沖估值下滑或風險溢價ERP的再次大幅回落來實現,只不過價值股的股息增長率將更受益于經濟復蘇,其相對投資價值日益凸現。
華泰證券指出,目前美債超長端曲線已較陡,美國地產有望降溫,而消費或將成為主導美國經濟修復的力量。我國疫情、經濟、政策周期領先美國,但海外的追趕效應正在顯現,中美利差收窄策略仍可繼續,A股更多受到外盤情緒的影響,但估值驅動的重要性正在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