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4.5%

發布時間:2020-09-28 10:15:17  |  來源:第一財經  

8月公布的一系列數據表明,繼二季度V形反彈后,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在進一步增強。

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數據。8月份,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28.1億元,同比增長19.1%,雖然前8個月利潤累計增長依然為負,但降幅比前7月收窄了3.7個百分點。

8月利潤增長,意味著工業企業穩定恢復態勢在進一步鞏固。分行業看,石油加工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48.2%,鋼鐵行業利潤增長68.3%,汽車制造業前八月累計利潤由負轉正。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8月份工業內部供需循環得到改善,下游行業的持續恢復對上游行業的帶動作用增強。受益于需求回暖和原油、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升,采礦業利潤明顯修復,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長加快。

需要關注的是,企業庫存和應收賬款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產成品存貨4.55萬億元,增長7.9%。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同比結束四個月下行局面出現跳升,既有需求向好企業主動補庫存意愿提升的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游需求尚持續不振、工業產品銷售不旺的問題。而應收賬款自5月以來保持著兩位數的高增長,或加劇工業企業的資金困難,帶來企業之間互相拖欠貨款的“三角債”問題。

利潤結構繼續分化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生產和需求的不斷改善,推動了工業企業銷售增長。

從生產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7月份提升0.8個百分點。從需求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降幅進一步收窄,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此外,8月份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繼續回升,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比7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企業生產規模擴張有力支撐了利潤的穩定增長。

伍超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8月份工業量增、價升、成本降,均對利潤高增長形成有力支撐,反映出工業供需循環逐步暢通,需求改善對利潤的拉動作用明顯。

伍超明分析,受益國內外需求持續修復,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帶動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降幅較上月繼續收窄0.4個百分點;二是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環比回升較多,工業產銷明顯加快,8月工業增加值和營收增速分別較上月加快0.8和1.6個百分點。

而且隨著企業經營狀況的進一步好轉,虧損企業數量持續減少,虧損額大幅下降。

分行業來看,利潤結構繼續分化,下游需求改善帶動上游利潤明顯修復,新舊動能轉換繼續加快。8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個百分點。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長32.5%,增速比7月份加快17.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6.7個百分點。

在下游需求改善、產品價格回升、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作用下,石油加工、鋼鐵等行業利潤增長加快。8月份,石油加工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48.2%,增速比7月份加快101.6個百分點,累計利潤年內首次實現盈利;鋼鐵行業利潤增長68.3%,加快46.2個百分點。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鋼鐵行業利潤增長68.3%,主要在于今年8月份鋼鐵行業呈現淡季不淡行情,鋼材價格呈現震蕩上行格局,而2019年同期鋼鐵市場為震蕩下行格局。在鋼價升成本降的情況下,8月份鋼鐵行業噸鋼利潤得到提升,使得整體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疫后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持續加快,裝備制造業利潤繼續保持較快增長。8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3.1%,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8.1個百分點。

汽車制造業的累計利潤實現了由負轉正。1~8月,汽車制造業累計實現利潤3084.8億元,同比增長1.5%,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8.3%。受生產增速回落、投資收益減少等影響,8月份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速較7月份有所回落,仍保持55.8%的快速增長,明顯高于工業平均水平。

伍超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下游消費持續修復疊加政策扶持下,預計未來中游維持高位增長并帶動上游利潤改善的趨勢有望延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央出臺一系列“降成本”實招,力求為企業紓困,助力企業渡過難關。隨著大規模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用電、用地及租金成本等惠企政策陸續落地,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費用。

一攬子減稅降費等紓困惠企政策持續發力顯效。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47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同比減少0.02元。在企業經營壓力得到持續緩解的同時,企業盈利狀況明顯好轉。與此同時,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并未明顯上升。

伍超明分析,受益企業生產經營改善,工業企業資產增速連續5個月回升,是杠桿率趨穩的主因。同時受國內寬貨幣節奏放緩影響,企業負債增速提高速度明顯減慢,工業負債增速連續三個月低于資產增速,也有利于杠桿率趨穩。

需關注庫存和應收賬款

數據顯示,8月末,產成品存貨4.55萬億元,增長7.9%,較前值上行0.5個百分點,結束此前連續4個月的下行趨勢。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9.5天,同比增加1.9天。

疫情爆發后,由于需求的修復慢于生產的修復,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同比出現跳升。隨著需求的不斷修復,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同比連續4個月下行,工業企業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

伍超明表示,中游裝備制造業或為工業庫存止跌回升主因。工業庫存回升的原因,一是中游裝備制造業或為主要貢獻力量,如受益于下游需求持續向好,中游利潤保持高增,中游裝備制造業產成品存貨增速自5月份以來便已止跌回升,且明顯高于上游和下游水平;二是受益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持續推進,下游需求和利潤環比改善,有利于企業提高補庫意愿,同時上游利潤降幅收窄,企業加快生產動力回升,上游去庫存速度也有望放緩。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8月庫存高企與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并不矛盾。隨著需求的繼續修復,消費增速在8月實現轉正,以及民間投資信心出現好轉,工業企業大概率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由于需求向好,將出現產量與價格一起上升的狀態。從這個角度看,9-12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還將保持較高增速,且年內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已成定局。

“這一判斷面臨的風險因素是,近期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有所加大,從資金來源看,7月可能是本輪國內貸款累計同比的高點,后期大概率繼續下行,與此同時,從土地市場看,100大中城市供應土地規劃建筑面積當月同比創2020年2月以來新低,綜合以上兩點,預計后期房地產投資增速大概率承壓,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利空宏觀經濟的需求端,降低本輪工業企業主動補庫存的力度,進而對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的上行形成一定擾動。”鄭后成說。

但也有專家擔心,企業庫存增加還反映了盡管上游生產有所改善,但下游需求持續不振,工業產品銷售不旺,而庫存積壓或將進一步壓制工業品的價格,擠壓工業企業利潤。

應收賬款方面,數據顯示,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自5月以來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高增長;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5.6天,同比增加7.9天。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航燕此前曾在媒體上表示,由于大量企業累計利潤下滑,資金流吃緊,在訂單交付與貨款支付方面存在困難。需要高度關注大量應收賬款或加劇工業企業的資金困難,帶來企業之間互相拖欠貨款的“三角債”問題。

張航燕認為,需求不足是工業經濟未來最大的挑戰。企業缺少訂單、庫存與應收賬款上升等因素傳導到生產端會有一定的時滯,在需求不足背景下,未來需要更加關注企業的開工與工人就業情況,加大保就業、保市場主體的力度,同時,在房租、稅費等方面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朱虹表示,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穩定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但要看到,1~8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尚未轉正,應收賬款增速持續上升,同時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盈利持續穩定增長仍面臨一定壓力。

“下階段,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挖掘內需潛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暢通供需循環,不斷鞏固擴大經濟恢復成果,促進工業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朱虹說。(祝嫣然)

關鍵詞: 工業企業 應收賬款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