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延續凈投放下資金面依舊偏緊 結構性短缺下防范流動性分層

發布時間:2020-09-22 09:11:25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9月21日,央行在開展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800億元的基礎上,開展了1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14天期中標量為400億元。

根據央行公告,此舉意在對沖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季末流動性平穩。然而,在央行延續凈投放下,資金面依舊偏緊。

9月21日,Shibor利率顯示,隔夜、7天期利率繼續上行,其中隔夜利率上漲10.3BP至2.2040%、7天期利率上漲2.9BP至2.2620%;DR最新利率較上周五有所下行,但仍維持高位,截至收盤DR001、DR007分別為2.2457%、2.3265%。

“從資金面絕對價格看,今年三季度比去年同期要好,但不及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從實際觀感上看,當前資金面還是比較緊張的。”中部地區某銀行金融同業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資金面仍結構性偏緊步入季末期,央行公開市場延續凈投放并繼續進行14天期逆回購操作,但銀行間資金面緊張程度不減。9月21日,DR利率微幅下降但仍處于高位,Shibor利率繼續上行。

與此同時,為滿足跨季資金需求,央行還按照慣例于上周五重啟了14天期逆回購操作,加上9月22日共計釋放了1000億元資金。

不過,Shibor14天期利率仍大幅上漲23.80BP至2.6490%,DR014最新加權利率則小幅下行至2.5897%。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總體來看,短期資金面大概率仍將季節性收緊,但也不必過分擔心流動性問題,整體資金面無憂。

開源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楊為敩認為,資金面往往會在9月中旬開始出現一輪收緊,其原因應與三季度末的MPA考核及長假效應有關,且從近日資金利率上升幅度來看,基本可以被季節性所解釋。

“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投放仍是‘縮長放短’格局,維穩跨季流動性意圖明顯,流動性無憂。”華創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冠南稱。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也表示,在經濟還沒有真正恢復到正常水平之前,央行還是會維持流動性的適度寬松。“因此,不管9月末流動性有多少缺口,我們認為不必擔心流動性的問題。”

結構性短缺下防范流動性分層事實上,為平滑季末緊張的資金面,央行已經提前出手。9月15日,央行開展了6000億MLF操作,當日到期資金僅2000億元。

“當前商業銀行超儲規模下降幅度偏快,導致資金騰挪空間變窄,一旦出現MPA考核及長假等資金面的壓力,利率大幅飆升的可能性要更大,MLF超額續作只是針對資金面的季節性緊張進行了一些平滑工作。”楊為敩稱。

上述某銀行金融同業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央行對短期資金呵護比較多,但長期資金因為政府債券大量發行而匱乏,“雖然央行連續兩個月擴量操作MLF,但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形成的結構性分層還沒有徹底扭轉。”

央行日前在《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增刊中表示,在結構性流動性短缺框架下,央行通過每日在公開市場開展逆回購操作提供短期流動性持續培育短期政策利率,通過每月固定時點開展MLF操作提供中期流動性持續培育中期政策利率,在始終保持結構性流動性短缺的前提下,實現結構性流動性短缺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

在此背景下,前述兩位分析師提示,在資金面大概率季節性收緊下,還將出現“大行-中小行”資金面分層。周冠南表示,無論是MLF還是公開市場投放流動性,均是“自上而下”的流動性傳導,資金面分層大概率在緊張時點仍有所體現。

“預計DR007、AAA大行存單利率有望穩定在政策利率附近,但中小行存單利差和R-DR利差或走擴,需防范流動性分層風險。”海通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姜珮珊提醒。

上述某銀行金融同業部人士預計稱,央行會維持這樣的結構性流動性緊張環境至年底,既不讓加杠桿,也不會讓流動性緊張。(李愿)

關鍵詞: 結構性短缺 政府債券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