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停工風波后,“PPT造車鼻祖”游俠汽車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12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吳興區人民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認為,由區城投集團收購游俠汽車產業項目土地及處置在建工程的方案,總體可行。這意味著,湖州市吳興區國資打算接盤游俠汽車的湖州生產基地。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較早,但相對于蔚來、威馬等競爭對手,游俠汽車的量產交付進度可謂相當遲緩。在缺少生產資質、對外融資有限、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游俠汽車的造車前景不容樂觀。
土地或被收購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政府官網公布的吳興區人民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紀要顯示,此次會議已原則同意區城投集團提出的關于游俠汽車產業項目土地及在建工程處置相關事宜的情況匯報。會議認為,由區城投集團收購游俠汽車產業項目土地及處置在建工程的方案,有利于盤活土地資源、化解項目風險、降低處置成本,總體可行。
根據天眼查信息,區城投集團也就是湖州吳興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湖州市吳興區國有資本監督管理服務中心100%控股。上述會議對收購方案提出兩點要求:一要依法依規操作,加快土地收購、資產過戶等手續;二要加快資產后續利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游俠汽車的自建工廠位于湖州市。2017年4月,游俠汽車與湖州市政府達成了戰略合作,游俠汽車首個生產基地落戶湖州。游俠汽車湖州工廠項目總投資115億元,總用地規劃2762畝,建成后年產能可達20萬輛。
針對上述收購事宜,游俠汽車相關負責人回復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發展運營正常,并未出現網傳被整體收購,企業停辦等指向信息。會議紀要中提及收購實指游俠汽車名下土地資產和部分在建廠房資產,起因源于游俠汽車與同業車企擬有重大戰略合作,目前還在尾聲細節執行談判之中,其中涉及到產業整合,土地廠房收購只是其中一個執行環節的提議,還未最終定論。由于相關合作涉及多方,所以政府需要牽頭將部分資產先做整合后再進行下一步合作。由于目前還未正式簽訂合約,多方約定處于保密之中,暫無法正式披露。
資料顯示,游俠汽車創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上海,公司注冊資本42億元,是國內第一家發布完整純電動概念汽車產品的互聯網造車企業。
量產交付掉隊
作為最早一批入局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造車新勢力,游俠汽車的量產之路卻走得并不算順利。
2015年7月,游俠汽車創始人黃修源發布了游俠汽車首款四門電動轎跑“游俠X”概念車,從公司成立到首款產品發布用時不到兩年。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游俠X的原型根本就是一輛特斯拉汽車,隨后游俠汽車遭到外界質疑,甚至被稱為“PPT造車鼻祖”。
2015年12月,在游俠汽車出現生存危機之際,西拓工業董事長衛俊攜資金及團隊加盟,并擔任游俠汽車董事長,這讓游俠汽車得以重新推動量產。公開信息顯示,游俠汽車已陸續完成A輪、B輪以及B+輪共三輪融資,累計融資規模超過1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7.48億元)。
2018年8月B+輪融資完成時,游俠汽車在一份官方新聞稿中透露,重要合伙人格致資產CEO秦逸飛將出任游俠汽車全球聯席董事長,并將加速推動游俠汽車明年初C輪戰略融資的完成,全面協助規劃游俠汽車未來IPO等事宜。然而,直到現在,游俠汽車的C輪融資和IPO仍無新的動向傳出。
汽車制造是一個極為燒錢的領域,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一家電動車企業走到量產至少需要投入200億元,該數字幾乎是行業共識。與累計融資額超過100億元以上的蔚來、小鵬、威馬等其他新勢力車企相比,游俠汽車的融資情況并不算理想。
在融資并不充裕的情況下,游俠汽車的量產進程也遭遇延期。公司成立之初,游俠汽車曾計劃在2017年底進行小批量試制投放。2018年5月,游俠汽車又宣布,量產車的確切發布時間是2018年四季度,預計2019年三季度前實現交付。但截至目前,游俠汽車并未實現量產交付。
有消息稱,游俠汽車之所以量產交付進程推遲,是因為湖州工廠已經停工。對此,游俠汽車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早前有媒體報道湖州工廠停工,實為部分廠區因產品線擴充,進行了改規設計,所以只是一部分暫時性停建等待批復,而其余廠區部分仍在按原計劃進行建設。
籌碼還剩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游俠汽車相關負責人強調“公司目前發展運營正常”,但量產遲緩的游俠汽車要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后來居上,仍面臨不少挑戰。
對于游俠汽車而言,如果想通過自建工廠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還需要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資質。據了解,游俠汽車一直希望通過正常途徑向相關部門申請生產資質,但卻未能如愿。
“如果不能獲得國家發改委的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就不能進入工信部的推薦目錄,也就無法生產和上市銷售,更別提后期的發展規劃。”在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看來,新勢力車企晚一天拿到生產資質,就意味著除了投入研發之外,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同時還要安撫投資人。
對于缺少生產資質的問題,游俠汽車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根據最新申請規則,目前新造車企業都不具備獲取獨立資質的條件,游俠早在2017-2018年就針對代工和資質收購做了合作備選,如到了最終量產上市發布期還未擁有資質,則會啟動代工或收購資質等合作方案。”
隨著遲遲無法實現量產交付,游俠汽車所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正越來越激烈。目前,同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威馬、小鵬累計新車銷量均已超過萬輛,而理想等其他競爭對手也都相繼啟動了交付進程。此外,特斯拉、奧迪等豪華品牌和主流合資品牌也開始在今年下半年集中投放國產純電動新車。
針對游俠汽車何時能實現量產交付,游俠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游俠全新純電動平臺系統已投入使用,年初公司有重大戰略調整,從以前的一款車型擴展至四款車型,相應計劃發布有可能放置在2020年末。
“雖然起步較早,但游俠汽車從一開始就被貼上‘不靠譜’的標簽,這無疑耽誤了太多時間。”賈新光表示,原來預計特斯拉建廠投產需要三年時間,可以視為造車新勢力的“窗口期”,但現在來看,幾乎已經沒有什么“窗口期”了。
關鍵詞: 游俠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