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金融虎訊 9月5日消息,總部位于斯德哥爾摩的金融科技公司Klarna Holdings本周早些時候公布的業績讓人們得以一窺“先買后付”這一行業的內幕。一個主要的結論是:成本的增長速度一直高于收入的增長速度,即使不包括與不良貸款相關的費用。
今年前六個月,Klarna的一般行政開支達到103億克朗,相當于9.58億美元。這占其收入的114%,高于一年前的85%。
因為這家公司是私有的,所以它的股票不交易,盡管最近它的估值從450多億美元大幅下降到67億美元。
Klarna曾表示,它專注于快速增長——這是投資者所希望的——但最近幾個月它已轉向盈利能力。
為什么成本會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該公司指出,其向眾多新國家的擴張是一項昂貴的努力。
Klarna首席執行官塞巴斯蒂安·西米亞特科夫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告訴投資者:“去年秋天,當我們制定2022年的商業計劃時,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當增長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有資金進行大規模投資時,我們關注的是增長。”
一位發言人說,最近的業績還包括與最近裁員有關的費用。
金融科技領域的其他人則指出,對新客戶的競爭導致所有參與者的營銷支出都在增加。
美國競爭對手Affirm的趨勢也沒有太大不同。該公司第二季度的銷售和營銷、一般和行政成本以及技術等支出占營收的127%,延續了一直以來的上升趨勢。
Affirm已承諾在明年年底前實現營業利潤。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對公司在經濟衰退中的表現充滿信心。(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