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實時:都邦財險風險綜合評級下降 “車綜改”下車險業務轉型面臨挑戰

發布時間:2022-09-05 15:46:46  |  來源:中科財經  

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都邦財險”)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38%,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由上季度的B類下降至D類。根據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相關規定,都邦財險屬于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此前,都邦財險曾向銀保監會申請為期3年的償付能力過渡期政策。

此外,從業務結構看,都邦財險保費收入居首位的險種是車險業務;近三年,該公司車險保費收入比重均在75%以上。今年上半年,都邦財險的簽單總保費、車險簽單保費分別為16.86億元、11.88億元,車險業務占比為70.46%。然而,隨著車險綜合改革(以下簡稱“車綜改”)的推進,中小險企亦在加大非車險業務發展力度。

風險綜合評級下降


【資料圖】

日前,銀保監會公布二季度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保險公司平均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24.2%、150%。今年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C、D類的公司增至23家,與去年同期相比,風險綜合評級為C、D類的險企僅為6家。

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都邦財險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38%,風險綜合評級下降至D類。此前,銀保監會官網披露,今年保險業開始執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以下簡稱《規則Ⅱ》),此前,《規則II》的發布標志著償二代二期工程建設順利完成?!兑巹tⅡ》指出,因新舊規則切換導致核心或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或跌破具有監管行動意義的臨界點的保險公司,可向銀保監會反映有關情況。銀保監會將根據實際情況一司一策確定過渡期政策,督促公司制定過渡期計劃。2022年3月21日,銀保監會批復同意給予相關公司自2022-2024年3年的過渡期政策。

今年5月,都邦財險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關于都邦財險增資擴股的議案》(以下簡稱《議案》)。依據增資計劃,公司各增資股東將以貨幣方式向公司合計投入4億元資金,增資擴股后,公司注冊資本將由目前的27億元增加至31億元。

截至今年5月末,都邦財險共有14家股東,已有9家股東認購2.84億股份,實際募集資金為2.84億元。目前,都邦財險尚有1.16億股的認購額度未完成,約占本次增資總額的三成。對此,都邦財險在《議案》中亦表示,股東按股權比例增資,如果實際認購沒有達到測算的認購額度,其他有意愿認購的股東進行下一輪的同比例增資,直至所有額度認購完畢。

償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后,都邦財險為緩解其面臨的償付能力不足情況,一方面向銀保監會申請償付能力過渡期政策;另一方面向股東申請增資計劃。實際上,公司增資計劃未達預期,風險綜合評級下降至D類。對此,都邦財險在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在改善自身經營情況的同時,積極推動資本金補充計劃,近期公司將通過增資的方式增加資本金,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在最新一期保險業季度觀察報告中亦指出,《規則Ⅱ》的實施進一步夯實了保險公司的資本質量,但相應的《規則II》的實施及一季度資本市場行情走低等因素,均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水平帶來較大影響。在保險公司業務經營持續發展背景下,需關注保險公司償付能力變動情況及其資本補充壓力。

車險業務轉型面臨挑戰

近年來,都邦財險保險業務收入下滑,凈利潤虧損,且尚未盈利。2019-2021年,都邦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8.58億元、37.85億元、35.5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7億元、-0.39億元、-2.42億元。

都邦財險原保險業務主要分為車險業務和非車險業務兩大類。2021年,都邦財險保費收入前5位的險種分別是車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健康保險。據年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都邦財險車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1.98億元、30.49億元、26.7億元,占比分別為82.89%、80.55%、75.14%。今年上半年,都邦財險的簽單總保費、車險簽單保費分別為16.86億元、11.88億元,車險業務占比為70.46%。

*都邦財險車險業務情況,根據年報數據制圖

2019-2021年,都邦財險的車險承保利潤分別為-2.16億元、-1.8億元、-4.05億元,虧損規模波動上升。2020年9月,車綜改正式落地實施。隨著車綜改的推進,一方面,車險行業下調保費及手續費率,可能直接導致保費規模出現下降,險企一段時期內出現承保虧損的現象;另一方面,保險責任限額上升,中小險企承保端的理賠風控能力面臨挑戰。

都邦財險在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及到,自2021年以來,公司針對償付能力下降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探討應對經營虧損、償付能力下降的配套措施。其中,包括加大非車險業務發展力度,提升非車險業務權重,抵消車險綜改帶來的短期負面影響。然而,非車險業務的保費收入低,要在短期內替代車險業務,具有挑戰。

今年7月,都邦保險召開2022年上半年業務經營分析會,總裁紀律表示,在產品方面,車險兩率和(賠付率和傭金率之和)實現較大幅度下降,目前經營形勢向好,但下半年仍存在保費和成本雙重壓力。意健險今年遇到了較大困難,目前仍處于負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都邦財險意外傷害保險、健康險的合計簽單保費為1.44億元,占簽單總保費的比重僅為8.54%。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都邦財險的意外傷害保險、短期健康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92億元、0.5億元,承保利潤分別為-0.35億元、-0.02億元,均出現承保虧損的情況。

同類險企相比,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財險”)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公司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29.75%、166.47%,風險綜合評級由上季度的B類下降至C類,首次被列為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車險業務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華安保險的車險簽單保費為60.28億元,占簽單總保費的73.73%。2019-2021年,公司的車險保費收入分別為106.1億元、106.32億元、115.4億元,占比分別為72.78%、70.57%、72.96%。

*華安財險車險業務情況,根據年報數據制圖

此外,2021年,華安財險保費收入前五位的險種分別為車險、意外傷害保險、責任保險、貨運保險、保證保險。上述險種的保費收入分別為115.4億元、14.72億元、10億元、3.7億元、2.66億元,承保利潤分別為-4.83億元、-1.61億元、-1.24億元、0.07億元、0.005億元,承保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東吳證券(601555.SH)相關研報指出,車綜改后,中小公司經營難度加大的核心原因在于自身難以真正掌握客戶儲備優勢和業務實際風險狀況。監管引導市場逐步由“費用競爭”轉向“價格競爭”和“品質競爭”,對中小公司的獲客能力和理賠水平提出挑戰。中小公司進一步做大保費規模只能靠低質量業務,業務質量下滑帶來的則是預期賠付成本的上升。

來源:中科財經

關鍵詞: 償付能力 保費收入 綜合評級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