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動態:興業銀行回應App監測用戶的心率和步數:該權限非默認開通

發布時間:2022-08-10 15:50:30  |  來源:藍鯨財經  

近日,有消費者向上海市消保委反映,發現興業銀行App要監測用戶的心率和步數。上海市消保委表示,消費者如果不想讓興業銀行App訪問相關數據,可以通過手動禁止該項授權。雖然禁止訪問并未不影響興業銀行App的網絡金融服務,但仍希望興業銀行能夠明確、清晰地告訴廣大消費者索取消費者健康狀況與健身活動數據的目的,不然容易引起質疑。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各類App向消費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都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并嚴格遵循最小、必要索權原則,不得超出消費者授權范圍收集個人信息,也不得越界索取與業務功能、服務場景無關的個人數據。如果App以第三方服務為名,在安裝時利用默認或是一攬子的方式索取和App自身功能實際需要無關的權限,則有過度索權嫌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此,興業銀行對澎湃新聞表示,注意到上海消保委和媒體關于該行手機銀行App監測步數的報道說明,與事實存在出入。

興業銀行表示,為倡導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興業銀行擬面向客戶階段性開展“健步走”活動,在活動中需通過手機“身體傳感器”獲取客戶步數信息(不涉及心率等個人健康信息),并根據參加活動的用戶步數提供一定獎勵,該權限并非默認開通,只有意向參與“健步走”活動時才會彈出申請相關權限的提示框,征得客戶本人同意后才會獲取信息。如客戶不同意,并不影響其使用手機銀行其他功能。

興業銀行表示,該行在客戶安裝并使用手機銀行App時閱讀并同意的《用戶隱私保護條款》中已經予以說明,該行開展相關活動,會在申請權限或收集相關信息之前向客戶單獨申明場景、原因等,并經客戶本人授權后合法合規使用相關信息。

作為一款金融服務類手機應用,興業銀行APP卻在近日被曝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狀況與健身活動數據進行監測。8月4日,上海市消保委發文對該行APP相關功能設置提出質疑。

藍鯨財經記者也由此致電興業銀行客服,該行客服回應稱,暫時無法查詢到手機銀行的具體哪一項業務需要監測用戶健康方面的數據,但該功能后續可以在手機設置中關閉。

不僅如此,記者發現,除了興業銀行外,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三家銀行的APP也會對用戶“健康與健身”數據進行收集。

具體說來,根據上海市消保委所述,安卓系統vivo應用商店顯示,興業銀行APP(版本5.0.54)需要獲取21項權限,其中包括“訪問身體傳感器(如心率監測器)”,對于該權限的解釋是“允許該應用軟件存取監測您身體狀況的傳感器所收集的數據,例如您的心率”。同時,興業銀行APP還要獲取“訪問用戶的運行信息”,該權限的解釋是“允許該應用程序識別身體活動,檢測用戶步數或用戶的身體活動(例如步行、騎車或坐車)”。

同時,在安卓系統小米商店興業銀行APP(版本5.0.54)和蘋果應用商店興業銀行APP(版本5.0.53)同樣發現需要 “獲取身體傳感器信息”權限或是收集與消費者身份相關聯的“健康與健身”數據。且興業銀行并未對索要消費者上述數據的目的進行明確說明。

不僅如此,在上海市消保委工作人員根據客服人員提供的鏈接重新下載后,通過手機權限管理發現有應用在訪問“身體傳感器”,而這款應用還是興業銀行。

針對上述相關問題,藍鯨財經記者致電興業銀行客服,該行客服回復稱,暫時無法查詢到手機銀行的具體哪一項業務需要監測用戶健康方面的數據。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關閉該功能時,該客服表示,此項功能在下載APP時是默認的,下載過程中無法手動關閉,但后續可以關閉。

“用戶可以在手機設置中尋找類似‘應用與權限’、‘權限管理’、‘應用管理’的選項,從(數據獲取)渠道上把相關權限關閉。”同時,該客服表示會將相關問題向后臺登記核實。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雖然禁止訪問并未不影響興業銀行APP的網絡金融服務,但還是希望興業銀行能夠明確、清晰地告訴廣大消費者索取消費者健康狀況與健身活動數據的目的,不然容易引起質疑。

值得一提的是,藍鯨財經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了其他多家商業銀行APP,查看了其在用戶隱私規范方面的相關設置。查詢發現,除興業銀行以外,股份行中還有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也會對用戶“健康與健身”數據進行收集。

具體而言,在蘋果應用商店中,六家國有大行最新版本APP的隱私規范均未涉及收集“健康與健身”數據。其中,農業銀行、郵儲銀行APP顯示,開發者不會從該APP中收集任何數據。

股份行中,浙商銀行APP也顯示不會從該APP中收集任何數據。然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三家銀行的APP則顯示會收集用戶“健康與健身”數據,且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收集的數據與用戶身份關聯,廣發銀行收集的數據則不會關聯用戶身份。

此外,招商銀行、華夏銀行、渤海銀行APP均顯示會收集“其他數據”,其中,招行、華夏銀行收集的數據與用戶身份關聯。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各類APP向消費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都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并嚴格遵循最小、必要索權原則,不得超出消費者授權范圍收集個人信息,也不得越界索取與業務功能、服務場景無關的個人數據。如果APP以第三方服務為名,在安裝時利用默認或是一攬子的方式索取和APP自身功能實際需要無關的權限,則有過度索權嫌疑。

來源 | 澎湃新聞、藍鯨財經

關鍵詞: 興業銀行 中信銀行 廣發銀行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