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資訊:欠薪又裁員,電商無地位,國美“不快樂”

發布時間:2022-08-08 15:48:36  |  來源:新浪財經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壹零


(相關資料圖)

起家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國美電器與蘇寧電器兩大巨頭曾經坐擁中國的家電零售市場,有如“美蘇爭霸”,風光無兩。

2004年,國美與蘇寧相繼走向資本市場。那一年,國美電器的創始人黃光裕35歲,以105億的身價成為胡潤百富榜的中國首富。那一年,國美電器實現營收459億元,市場上還沒有淘寶、京東、拼多多的身影。

然而,一手好牌的機遇隨著黃光裕的鋃鐺入獄戛然而止。而伴隨著黃光裕因多項罪名入獄,國美也走進了冬天。

內部是高管之間的權力斗爭,空耗資源;外部有多個電商平臺積極布局爭搶市場份額。內憂外患之下,家電零售市場早已不再是國美的天下。

十余年過去,2020年,黃光裕出獄歸來。2021年2月,黃光裕表示要用18個月的時間重振國美,找回曾經的市場地位。于是國美發力電商平臺“真快樂”,拓展全品類零售,收購“打扮家”押注家裝市場。

然而,隨著18個月的期限已經臨近終點,國美卻并沒有交予市場一份出色的成績單?!按虬缂摇盇PP項目在去年剛剛上線,今年就被全線叫停,裁員欠薪,創始人已經離職。而“真快樂”APP除了在面世初期由于改名收獲用戶的多次調侃外,至今也沒在電商市場激起太大的浪花。

近日,國美又傳來了大幅裁員、欠薪、高管調整的消息。顯然,對比昔日的轟轟烈烈,國美再不復從前,靜寂了十多年之后,國美還在努力地熬過這個屬于自己的冬天。

電商無地位 國美“不快樂”

寒冬凜冽最直觀的體現是在財報上面。根據國美零售近年來的財報數據,2017-2021年,國美零售的營業收入近乎是連年減少,分別為715.75億元、643.56億元、594.83億元、441.19億元與464.89億元,只有在2021年實現微增23億元,同比增長5.36%。

而在凈利潤方面,國美零售在近五年間無一不是虧損狀態,并且虧損還在呈現擴大的態勢。2017-2021年間,國美零售分別虧損4.50億元、48.87億元、25.90億元、69.94億元與44.02億元,五年間累計虧損近200億元。

多年來的持續虧損讓國美零售的資金也進一步收緊。2017-2021年間,國美零售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2.28%、81.75%、88.65%、98.20%與78.27%,可以看出,負債率在一路攀升,僅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高達78%。與此同時,國美零售的貨幣資金相比流動負債的比率在近五年來分別為0.26、0.25、0.18、0.18與0.08,表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償債能力令人擔憂,而沉重的負債對國美零售未來進一步的加大投入與轉型等方面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對于國美零售而言,近年來一項重要的轉型便是電商平臺“真快樂”APP。

2021年,原國美APP改名為“真快樂”APP,官方定位為一款娛樂化、社交化的購物APP,想要營造出更加吸引年輕人的場景,從而對標淘寶、京東甚至是抖音。然而,相比起“社交”和“娛樂”等標簽,更為出圈的是“真快樂”的名字本身。因為名字本身很難讓人找到更為貼切的含義,也與“國美”品牌本身并無直接的關聯,甚至在logo方面也與國美并無相似之處。所以,雖然名字新奇,也由家用電器拓展為全品類銷售,但在商品類別、價格、物流等方面與其他電商平臺存在明顯差異,因此也并未獲得市場長久的青睞。

此外,國美還試圖讓“真快樂”單個APP擔當重任,打造出擁有直播、短視頻、社區、賽事榜單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娛樂社交平臺,似乎想要找補回那些年錯失的流量與熱度。然而,即便愿景美好,但事實并非如此簡單。上述的每一個賽道中幾乎都已經有多家公司駐陣,具備各自的核心競爭優勢,積累了大量粘性用戶,而國美只是將幾種模式照搬到“真快樂”APP上面,而沒有進行更多的創新,則很難獲得長期的用戶與關注度。

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真快樂”的每月活躍用戶(MAU)穩定在5000萬以上規模,然而相比同期淘寶天貓平臺月活用戶9.39億,拼多多2021年Q4月活用戶7.33億,快手2021Q4月活用戶5.78億,小紅書月活超2億,“真快樂”只能是小巫見大巫。

顯然,國美已經錯過了流量興起的時代,而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很難再有找補的機會。

一邊欠薪裁員 一邊減持套現

2022年以來,國美就始終深陷降薪、欠薪、裁員風波。

在職場社交平臺上,有很多國美員工表示,國美旗下“真快樂”、“打扮家”等部門都已經拖欠員工工資數月,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公積金等,并且何時能夠發放工資還是未知。

此外,國美零售內部還調整了員工的薪酬比例,從原來的80%基礎工資、20%績效調整為60%基本工資、40%績效,而績效工資的評定與發放又往往較為靈活,因此這一調整或也是一種降薪的表現。

近日,又有國美電器員工在職場社交平臺上表示,在國美電器最近的一波裁員中,N+1超過2萬元的將延遲發放,在10月、11月、12月分三次發放,不超過2萬元的將在10月一次性發放。

然而,在評論中有員工表示,“打扮家”裁員時也是這樣N+1分次發放的套路,但是即便經過一系列仲裁、調節和強制執行之后,員工最終也沒有收到曾經承諾的薪酬。

由此來看,國美在目前已然造血無力的情況下裁員的操作,并不體面。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黃光裕在出獄后對國美零售多方面整頓,但是和減持套現也并不沖突。2021年12月、2022年1月以及2022年4月,黃光裕分別減持了國美零售1000萬股、3000萬股與4億股,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合計減持了4.4億股,套現約2.5億港元。作為國美零售一直以來最核心的人物,黃光裕的減持套現或許會向市場傳遞出并不看好的信號。

關鍵詞: 國美電器 零售市場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