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人臉識別”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然而這也為犯罪分子打開了方便之門。一位用戶存在交通銀行(4.540,0.03,0.67%)的40多萬存款,被詐騙分子利用“人臉識別”方式,在一個小時內,盜刷一空。
【資料圖】
不過,用戶將交通銀行起訴到法院之后,卻收到了法院對交通銀行“未見存在明顯的過錯和過失”的一審判決,駁回用戶全部訴訟請求。
01
42.9萬瞬間被轉走
2021年6月19日,一個自稱是公安局警官的人告訴劉楓(化名),她的護照此前涉嫌在哈爾濱市非法入境,讓她向哈爾濱市公安局報案。對方輕易地報出了劉楓姓名、身份證號、工作單位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這令她開始相信電話那頭的“警官”。
劉楓被轉接給哈爾濱市公安局的“劉警官”,對方告訴她,她涉嫌一樁“反洗錢案”,并讓她看了一張藍底的“通緝公告”上,印著自己的身份證照片、身份證號等戶籍信息。
在獲取了劉楓的信任后,對方發來一個所謂的防護網址,其實是一款詐騙人員常用的“李鬼”手機軟件,通過這個軟件,可以獲取受害者的銀行卡等信息。
劉楓還通過視頻會議軟件向對方提供了自己手機的信息,也就是在這個環節,劉楓的人臉信息暴露在對方面前。這也成為對方實施詐騙的關鍵一環。
按照對方指示,劉楓趕到交通銀行北京長辛店支行,開設了一張借記卡,將自己的40多萬存款悉數轉入其中。同時還開通了小額轉賬功能——對應的轉賬限額為單筆最高5萬元,單日累計5萬元。
但是,劉楓剛剛辦好的借記卡就被詐騙人員所掌控了,銀行后臺顯示,劉楓開卡15分鐘后,就有詐騙人員通過人臉識別驗證修改了密碼。此后便如入無人之境,即使劉楓設置了每日5萬元轉賬限額,也在詐騙人員登錄后被輕易修改。
交易記錄顯示,14:06至14:09,劉楓向這張卡轉賬5筆共計25萬元,14:11和14:13,又分兩筆轉入5萬元,此時劉楓卡內已有30萬元。短短幾分鐘后,14:20詐騙人員就通過掌握的劉楓的手機銀行,將這30萬元轉了出去。此后在14:30,劉楓又向卡內匯入12.9萬元,這些錢在14:40被悉數轉出。至此詐騙人員轉走了劉楓42.9萬元。
下午16:00,劉楓察覺到“劉警官”的反常態度,她在16:39用自己的手機首次登錄了手機銀行,卻發現錢已被盜刷,她意識到自己被騙,前往派出所報警。
民警追查到,2021年6月19日在13:51至14:42之間,劉楓手機銀行登錄者的IP地址在臺灣,使用的設備是摩托羅拉XT1686,而當時劉楓在北京,她的手機型號是小米8。
02
法院認定用戶存在明顯過錯
劉楓以“借記卡糾紛”為案由起訴交通銀行,要求銀行賠償存款損失。
交通銀行北京長辛店支行在法庭上回應稱,“交易密碼、動態密碼以及輔助人臉識別的客戶鑒別模式”符合監管要求,并且在劉楓轉賬過程中,銀行對她進行了風險提示。而且在內部系統大數據分析發現異常后,撥打了劉楓的手機,對轉賬人身份及轉賬情況進行了核實。
在辦理借記卡的過程中,交通銀行曾向劉楓發放《北京市公安局防范電信詐騙安全提示單》,提示她可能存在有冒充公檢法的人員,以打電話的方式告知她涉及案件,要求她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賬,或是告知網銀密碼。劉楓在這份提示單上簽字。
最終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認為,劉楓在42.9萬元被盜過程中“過錯明顯”,最終一審駁回了她的訴求。
交通銀行的人臉識別服務商為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眼神科技公司),是業內較早將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引入金融行業的AI企業,2020年9月,眼神科技公司宣布中標交通銀行人臉識別項目,向交通銀行全行提供人臉識別產品。
除了交行,根據其官網信息,還服務于中國工商銀行(4.370,0.04,0.92%)、中國農業銀行(2.800,0.04,1.45%)、中國銀行(3.020,0.02,0.67%)、中國建設銀行(5.570,0.08,1.46%)、郵儲銀行(4.750,0.09,1.93%)、招商銀行(35.630,0.76,2.18%)、民生銀行(3.670,0.05,1.38%)等近150家銀行機構。
(綜合市界、中國新聞周刊、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