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虎訊 6月24日消息,昨日,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公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報送或保管相關資料,從事網絡支付業務違規開立支付賬戶,從事收單業務未按規定建立并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從事收單業務未按規定設置、發送收單交易信息,被處以12萬元的罰款。
據捷付睿通官網介紹,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11日。2011年8月29日,公司榮獲《支付業務許可證》,具有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全國范圍支付業務許可,并于2021年8月29日順利獲得續展資格。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于2016年正式引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和主要出資人,圍繞小米互聯網應用場景進行了支付業務戰略布局,形成了網關支付、快捷支付、代收付、POS支付等支付產品。
(相關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捷付睿通曾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和《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被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處以警告。
據了解,捷付睿通運營有錢包APP(原“小米錢包”),目前產品可實現線上快捷支付、生活充值繳費、Mi Pay支付、掃碼付、交通卡、門卡、車鑰匙、eID等多種功能、以及貸款、分期、理財、保險等金融服務,天星支付和天星金融均為其合作伙伴。
天眼查APP顯示,捷付睿通注冊資本1億元,由小米科技持股97%,小米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雷軍系董事長,曹子瑋為董事、總經理,賀滔任副總經理。
今年5月,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小米高級副總裁周受資卸任董事職位,由林世偉接任。張振東、付基偉卸任副總經理職位,賀滔接任副總經理。
金融虎網注意到,今年1月,捷付睿通披露的非銀支付機構關于客戶投訴及處理情況的公告顯示,2021年,交易類客戶投訴事件達1135件,服務類客戶投訴事件達1383件,累計達。針對相關投訴1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的占比為64%;1至3個工作日以內處理完畢的占36.5%。
根據其解釋,捷付睿通交易類投訴事件包括支付掉單類、重復支付、資刷等涉及資金變動的相關投訴。服務類客戶投訴事件包括簽約認證類、信息查詢類、服務態度、處理時效等不涉及資金變動的相關投訴。
需要指出的是,據金融虎網了解,直至今年以來,有關“捷付睿通私自扣費”的相關投訴仍頻有出現。
據黑貓平臺信息顯示,今年2月5日,一名用戶投訴稱:“捷付睿通的快捷支付是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通的,2022.1.31晚上10.38和10.41,捷付睿通有限公司在未告知本人前提條件下,私自從本人建行卡內強行劃走兩筆錢,我與貴司從未有過任何金融來往,也未曾有過相關金融代扣協議。”
在上述投訴中,小米服務那些事稱客服在當日稱已與用戶溝通并達成一致“申請完成投訴”,但遭到用戶回懟:“并沒有與你方達成一致”。
今年5月22日,另一名用戶也訴稱:“2022年5月22日晩上21:09分,小米支付(捷付睿通)私自未經本人允許,產生一筆115元的消費扣款,本人當時未消費,也不知道該筆消費扣款用途。”。(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