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12億多關聯交易 董事長成立公司大搞學員貸 中公教育及高管被罰1000萬

發布時間:2022-04-26 19:07:14  |  來源:黑池財經  
經證監局查明,中公教育及其旗下子公司之間存在大量關聯交易隱瞞不披露,涉及金額共計12.32億元,因此,中公教育及其董事長李永新為首的核心管理層被警告,并合計被處罰款1000萬元。

證監會的告知書還披露諸多細節,比如李永新還用個人資金成立金融信息服務公司上海貝丁和吉安理享學,為中公教育學員提供培訓貸款,而根據公司此前對深交所的回復,貸款模式下公司近三年一期合計預收款超過了100億元,理享學合作金融機構的利率最高達到了12%。

01

成立及收購5家公司,隱瞞12億多關聯交易額

具體來看,經安徽證監局查明,2019年至2020年,中公教育與關聯方北京創晟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創晟”)、上海貝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貝丁”)、吉安市井開區理享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安理享學”)、陜西冠誠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冠誠”)存在業務合作,相關金額達到披露標準,但未披露。
安徽證監局認為,中公教育時任董事石磊分別安排李月英、趙淑華、郭繼賦、關明舫、叢松等人,通過100%股權收購或成立新公司的方式,控制陜西冠誠、北京創晟、上海貝丁、吉安理享學、遼寧瀚輝五家公司,并且均是圍繞中公教育業務發展需要,為上市公司中公教育的關聯法人。
那么,這些關聯公司到底與中公教育發生了哪些交易呢?中公教育與上述五家公司的關聯交易主要有兩個方向:土地房產投資建設和理享學教育消費貸款。
其中,陜西冠城、遼寧瀚輝與中公教育的房地產購置開發相關,2020年2月26日,中公教育曾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使用自有資金3.83億元購買陜西冠誠持有的冠誠九鼎國際1號樓資產,并稱“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
安徽證監局認為,相關情況與實際不符,存在虛假記載,中公教育與陜西冠誠簽訂協議,隨后分批向陜西冠誠支付了部分收購款。
同年一月,中公教育子公司北京中公與遼寧瀚輝合作開發遼寧未來學習城項目,簽署協議后,北京中公向遼寧瀚輝轉入建設施工款2億元。
北京創晟的主要業務為中公教育在國內各地分校的裝修裝飾工程,2019-2020年,中公教育兩家子公司北京中公、中成置地與北京創晟共計簽訂7份各地分校裝修改造工程項目合同,合同價款合計4.04億元。
上海貝丁、吉安理享學為中公教育提供學員教育消費貸款服務,2019年7月、2020年2月,北京中公先后與上海貝丁、吉安理享學簽訂協議,約定由上海貝丁、吉安理享學為中公教育學員提供教育消費貸款,北京中公在收到教育消費貸款后向上海貝丁、吉安理享學支付服務費,其中,2019年北京中公共計支付服務費3459萬元,2020年共計支付服務費2.11億元。
綜上,中公教育及其子公司北京中公、中成置地與關聯方陜西冠誠、北京創晟、上海貝丁、吉安理享學、遼寧瀚輝之間關聯交易涉及金額共計12.32億元,其中2019年1.96億元,2020年10.36億元,分別占中公教育最近一期凈資產的6.65%和30.19%,但中公教育未按規定對上述情況進行披露,存在重大遺漏。

02

董事長授權董事成立公司大搞學員貸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公教育此前對深交所的回復,學員貸合作的三方機構包括:理享學、百度貸款、京東白條,占比最大的正是理享學,貸款利率最高達到12%,根據其披露,貸款模式下近三年一期公司合計預收款超過了100億元,其中2018年度6300多萬元,2019年增至14.65億元,2020年增至59.72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為38.23億元,2020年和2021年貸款模式下的預收款占比分別為24.94%和23.68%,也就是說差不多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貸款參加培訓。
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提供陜西冠誠的收購資金,上海貝丁、吉安理享學的成立資金,以及遼寧瀚輝的項目啟動資金;中公教育法定代表人王振東、中公教育創始人之一蔡海波(現不在中公教育)分別是陜西冠誠、遼寧瀚輝的部分資金來源,上述公司的日常經營、財務及人事管理等均由石磊安排。
安徽證監局表示,石磊作為上市公司時任董事,控制陜西冠誠等5家關聯法人,具體策劃、安排5家公司與中公教育之間的關聯交易,隱瞞上述交易為關聯交易的事實。
李永新作為董事長,全面授權石磊負責中公教育投融資事務,知悉中公教育與陜西冠誠存在關聯關系,但在董事會審議該交易事項過程中未提出該筆交易為關聯交易,同時,李永新為石磊開展全部關聯交易事項提供資金支持,且未能對上述交易事項保持應有的審慎關注,未盡勤勉盡責義務。
中國證監會安徽證監局擬對中公教育處以400萬元罰款;對李永新、石磊分別處以200萬元罰款;對總經理王振東處以100萬元罰款;對董事會秘書桂紅植、財務總監羅雪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上述人員均受到警告。

03

股價跌近90%,市值蒸發超千億

事實上,作為曾經的“公考第一股”、大白馬股,中公教育通過借殼上市三年時間漲幅達到十幾倍,從3元多漲到40多元,一時間風光無量,但自2020年末股價達到最高點43.58元以來,截至4月26日收盤,其股價暫報4.43元/股,跌近90%,曾經的2000多億市值也僅剩200多億。

尤其是在去年被安徽證監局警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之后,股價加速下跌,中公教育的投資者們也傻了眼,有股民直言“沒想到此前被追捧的大白馬股,竟會跌成這樣”,還有股民直言“怎么索賠?”,甚至有股民表示“現在就等中公被查出來財務造假,然后給股民索賠”......

業績方面,2021年三季度,中公教育因業績大幅下滑引發關注,該公司三季度營收14.45億元,虧損7.94億元,而去年同期營收為46.31億元,凈利潤為15.54億元。

關鍵詞: 中公教育 關聯交易 以下簡稱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