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升級”戰:效率、增量、擴面

發布時間:2022-04-25 15:49:01  |  來源:零點財經  

文:晨曦

2022年,更好滿足小微企業用款需求,開展普惠金融,仍是主旋律。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主要重點涉及三點:

支持平臺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化場景化線上融資產品,向平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非接觸式金融服務。

鼓勵平臺企業充分發揮獲客、數據、風控和技術優勢,加大對“三農”、小微領域的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

督促平臺企業規范開展與金融機構業務合作,賦能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覆蓋面。

我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量大面廣,在數量上占1.5億戶市場主體中的絕大多數,承擔了整個社會80%的就業量,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其難以擺脫的困局。隨著疫情的爆發,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在此背景下,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勢在必行。

事實上,在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件事上,平臺企業與金融機構一直在路上。近兩年,在監管與市場需求擴張之下,線上化與數字化的發展,更是讓小微金融服務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如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在疫情期間,將原有產品“宅e貸”正式升級為無接觸、零上門的極速全線上流程,小微企業主足不出戶,3小時便能收到貸款;度小滿金融啟動““小微加油站計劃”和““家和貸”服務分別為小微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額度更高,息費更低的金融服務。

大型國有銀行對于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更是年年攀升,2019年年初,國有大行的貸款余額為2.58萬億元,2021年末,這一數據則飆升至6.5萬億元,增速高達154.3%。

銀行機構的火力大開,非銀機構的產品迭代創新,在小微金融服務增量擴面的過程中,其重要性不容小覷。

01

需求與擴面

自2020年以來,小微金融市場迅猛發展。

據彼時銀保監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國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1萬億元,同比增速達到30.5%。而從服務數量來看,2020年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228萬戶,比上年增加524 萬戶。

2021年,我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發放保持高速增長。截至年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近50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1萬億元,同比增長近25%,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家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均超過30%,最高達到53.15%。

這意味著,在過去兩年里,小微企業融資不僅在金額數量上有所增加,其覆蓋面積也有了明顯的擴張。

小微企業能獲得更充分的金融服務,是市場需求,也是監管與金融市場各個參與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其中,監管牽頭,指出方向,提出要求,并制定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金融機構們則迅速響應,推出適合的產品;而為金融機構們提供技術支持的平臺企業們,則不斷夯實自身技術實力,提供技術支持。

在提供金融供給方面,近幾年來,金融科技公司做出的貢獻難以被替代。在產品層面,金融科技們推陳出新,在貸款金額上,金融科技們毫不吝嗇。

以陸金所控股為例,為了能讓小微企業主們在疫情期間獲得金融服務,該平臺不但對產品“宅e貸“進行了產品升級,實現了無接觸貸款,還借助自身的技術實力,在疫情期間提升了小微企業們的貸款額度,最高授信額度可達1000萬元,且從申請到放款,最快僅需3小時。

此外,陸金所控股還另辟蹊徑,聚焦鄉村女性創業群體,推出了 “惠農金”,增加城鄉貧困婦女收入,助力婦女及其家庭走上脫貧道路;培育“專精特新”潛力小微,致力于從0到1挖掘培育“小巨人”企業。

一套組合拳打出之后,截至2021年末,陸金所共計服務小微企業1680萬,管理貸款余額6610億。

疫情之下,主動推廣授信及隨借隨還模式,降低小微企業的資金成本,滿足小微的資金需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兩年,全面發力小微金融服務的度小滿金融,在給小微企業“省錢”這件事上,功不可沒。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度小滿金融累計發放無抵押信用貸款規模超過3000億元,而截至2021年末,度小滿已攜手金融機構,累計服務超過1200萬小微企業主及工商個體戶,且自新冠疫情以來,小微平均年化貸款利率下降約20%,人均放款額增加65%。

據稱,在度小滿金融服務的客群中,8成是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超6成是5人以下的小微企業,三線以下城市占比超過50%,客群下沉程度可見一斑。

此外,360數科也在去年四季度開展“小微服務月”,主動降低綜合借款成本,加大小微企業扶持力度,并聯合其合作伙伴,將普惠金融服務推進到兩百余個創新園、工業園等小微企業聚集地,落地21個省份。歡太數科也在2021年全年為其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約37%。

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緩解其生產經營活動中面臨的現金流壓力,讓企業有“真金白銀”的獲得感,這是市場需求與監管之下的必須,但要落實到實踐之中,一直都不簡單。

企業的存在的風險,不同企業之間,不同行業之間的千差萬別,如何通過有效的數據,為企業們確定一個合適的貸款額度,對于金融機構與技術平臺而言,都是考驗。

這就要求機構們對自身的客戶群體有足夠的多的了解,可以通過對行業的判斷,對技術的應用,為小微企業們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務。

02

實力與風控

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是,要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首先要打破信息不對稱,無論是貸前,貸中,還是貸后,服務平臺都要搭建多維度的數據。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其數據更是要覆蓋到上下游,通過豐富的數據,建立更完善的數據模型。

鑒于數據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平臺們都在嘗試各種方式,探索各種方向,以求能深入產業鏈,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服務。

歡太數科聯合OPPO及金融機構共同推出的歐享貸就是利用可通過深入OPPO的銷售場景的優勢,服務于OPPO產業鏈下游經銷商。

在這個模式中,歐享貸一端連接OPPO供應鏈數字化管理系統,另一端接入金融機構。經銷商只要在歡太數科打造的數字化進貨平臺上,通過法人人臉識別、個人身份認證以及企業認證,并在訂貨支付環節選擇使用“歐享貸”支付,向貸款機構申請授信,即可獲得相應的貸款。

歐享貸于2020年6月上線,截至2021年底,已覆蓋全國38個地區300多座城市,累計服務用戶超過3萬家OPPO線下經銷商,解決了數萬家小微企業備貨資金周轉難題。

此外,2021年6月,歐享貸還針對線上經銷商開啟了融資服務,產品年化利率低于10%,單戶經由貸款機構可批額度突破千萬級,且產品上線次月,其累計放款量就突破1億。

充分發揮獲客、數據、風控和技術優勢,加大對“三農”、小微領域的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已然成為重中之重。

一些金融科技機構,通過自身的優勢,不斷為小微企業注入新鮮血液。

以金融科技企業360數科為例,2021年,該平臺聚焦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依托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模式,為其提供金融服務。

在產品層面,鑒于不同行業存在的周期特征,360數科不斷推出定制化產品以滿足小微用戶需求,如電商貸、發票貸、稅易貸、加大鵝等。

在技術層面,360數科利用多年的業務優勢搭建了一套零售金融領域的技術體系,可滿足從底層業務系統、獲客、風控到貸后等需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適用性,基于此,360數科每年可幫助金融就達千億級的資金撮合。

據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4季度末,360數科累計連接119家金融機構與1.882億個人用戶和小微企業;為 2430萬個人用戶和小微企業提供借款服務,同比增長23.4%。2021年全年,360數科共幫助金融機構發放貸款3571億元。

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越來越多,在金融機構與科技機構們的共同努力下,部分小微企業的資金難題得到一定緩解,但若要覆蓋到1.5萬億小微企業仍有難度。

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唯有不斷下沉,不斷提升風控技術,豐富用戶畫像才能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務,在市場中占據更多的優勢。

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在不斷下沉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們如何才能降低成本,產生源源不斷的資金,將金融活水注入到更多的小微企業?這無疑是小微金融持續升級過程中,金融機構們亟需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 小微企業 金融機構 市場需求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