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盤許家印2億豪宅傳言背后,身家160億的90后喜茶創始人深陷“上市焦慮”

發布時間:2022-04-15 18:48:40  |  來源:新經濟IPO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剛剛跨過30歲門檻的喜茶創始人聶云宸來說,2022年的日子似乎比當年坐在手機小店中更讓他彷徨。他一手創立的茶飲品牌喜茶在新冠疫情之初高歌猛進,拿下了5億美元的D輪融資,成為投資人競相追逐的茶飲頭牌。然而,局勢瞬間萬變,2022年剛開年,喜茶就接連受挫:上市日程一推再推;業績乏力,被迫降價吸引客流;大裁員爆出內部管理混亂;高位并購導致賬面浮虧……
這一切,都考驗著年僅31歲、中專學歷的聶云宸,投資人和外界都在密切觀察,他究竟是幸運地踩上了行業的風口紅利,抑或有足夠的智慧化解眼前的重重危機,將喜茶帶到一個更高的臺階?
豪宅傳言攪動深圳地產圈
4月8日,深圳地產界一則消息刷遍朋友圈,恒大地產許家印打折出售的深圳灣一號980平米豪宅,被90后的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拿下,成交價約2.7億元。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許家印在深圳灣一號有一套整層大平層,面積高達980平米,四室四廳,并帶有避難室、酒窖、雙工人套房、無邊際泳池等豪華配套。這套豪宅原價4億元,單價40萬元/平米。許家印為了抵債,打7折掛牌轉讓。據稱,這套房的看房驗資就需要1億元。
面對市場傳言,喜茶及聶云宸都出面做了回應。聶云宸在朋友圈表示,“真的是無奈加無語,澄清下,我從未買過許老板的豪宅,絕對沒有的事,也沒錢買。”
聶云宸可能真的沒有買豪宅,但他的回應半真半假,至少有一點他撒謊了,那就是,他絕對有足夠的財富拿下許家印的豪宅。
2021年,喜茶獲得5億美元D輪融資,媒體報道其估值達到600億美元。按稀釋后30%的持股計算,聶云宸的身家已經接近200億元。《2022胡潤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顯示,聶云宸身家達100億元人民幣。
雖然喜茶還沒有上市,但通過向投資人轉讓股份,提前套現一部分、買套豪宅改善下生活還是毫無壓力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聶云宸聲明“沒錢買”顯得過于虛偽,也讓他的聲明顯得沒有說服力。
600億估值套牢紅杉和高領
當然,上市問題一直是喜茶的頭等大事。只不過,作為茶飲賽道第一巨頭,喜茶在上市進展上一直不太順利。過去兩年,喜茶已經多次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但每次都以辟謠結束。2021年夏,奈雪的茶(HK:02150)搶先喜茶登陸港交所,奪下茶飲第一股的名頭。這讓喜茶更加受挫。
更糟糕的是,奈雪的茶上市不僅搶走了喜茶的風頭和關注度,還拉低了茶飲賽道的估值。自去年7月份至今,奈雪的茶股價跌跌不休,從上市的接近20港元一路下跌至最低3.65港元,跌幅高達80%。如今奈雪的茶市值僅剩84億港元。
看著奈雪的茶市值暴跌,喜茶聶云宸應該是最焦慮的。
為什么呢?因為參考公開市場的奈雪市值,就可以倒推出喜茶的大概估值。上市前,奈雪的茶估值約300億,喜茶估值約600億,兩者估值之比約1:2。如今,奈雪的茶估值跌到了84億港元,那么喜茶如果上市的話,其市值應低于200億元才符合邏輯。
這意味著,D路融資中沖進去的投資人紅杉基金、日初資本、高瓴資本、騰訊投資、淡馬錫、黑蟻資本、L Catterton系數套牢,賬面浮虧超過6成。當然,紅杉、高瓴和騰訊都參加了此前的融資輪次,成本會更低。但是,D輪剛進入的淡馬錫、黑蟻資本、日初資本等無疑成了高位接盤俠。這些資本原本指望上市尋找更多“韭菜”接盤,但奈雪的茶突襲搶跑,讓喜茶如意算盤落空。
在奶茶賽道上,喜茶和奈雪的茶一直被視為行業前兩名,奈雪的茶此次“自殘式”上市,直接將喜茶估值打入地下室,再次創造了賽道內卷的經典案例。如果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和機構簽署了對賭協議,那么他現在恐怕是寢食難安。
喜茶到底值多少錢?
實際上,即便沒有奈雪的茶拆臺,喜茶的經營業績也撐不起600億的估值。
財報顯示,2021年,奈雪的茶收入為42.97億元;經調整凈虧損達1.45億元,和2020年盈利1664.3萬元相比,由盈轉虧。2019年和2020年,奈雪的茶營收分別為25億元和30.57億元。
截止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奈雪的茶分別由327家、491家、817家門店,過去三年單家門店平均銷售額分別為765萬元、623萬元、525萬元。
我們可以發現,隨著門店數量的擴張,奈雪的茶單價門店的銷售額在逐步下滑。這里面既有市場份額爭奪的因素,也有早期紅利已過,消費者新鮮感下降引發的用戶消費下滑。
喜茶亦不例外,同樣要面對客流下滑的威脅。這從其今年初全面下調產品價格就可以看出,要吸引客流,喜茶也只能打價格戰。
截至2022年2月初,喜茶門店在全國70個城市以及新加坡共開設了897家門店,奈雪的茶招股書曾披露,喜茶單店日平均銷售額約為2.62萬元,月銷售額約80萬元。假設喜茶門店銷售額小幅下滑15%(相對于奈雪的茶下滑30%),那么其2021年的營收樂觀預計可以達到60億元。
星巴克目前的P/S為5倍,國內火鍋巨頭海底撈的P/S為2倍,假設喜茶和星巴克一樣擁有可長久發展的品牌力,則其樂觀估值為5×60=300億元。
第一財經曾測算過,喜茶的凈利潤率為5%-6%,由此可推算出,喜茶2021年凈利潤有望達到3億元。300億市值相當于100倍PE。這意味著,二級市場投資人買入喜茶,要等100年才能收回本金。
當然,前提條件是,100年后喜茶還存在。
這已經很樂觀了。2021年,當紅杉基金、高瓴資本將喜茶的估值泡沫吹到600億元時,喜茶的一家門店估值超過了1個億。買入這樣一家門店,投資人需要勒緊褲腰帶,奮斗140年才能回本。
二級市場上,真的有這么多韭菜嗎?
沒有韭菜接盤,紅杉、高瓴以及聶云宸們該如何套現去購買豪宅呢?
降價和裁員背后,賽道邏輯生變
奈雪的茶和喜茶估值暴跌,背后反映的是茶飲賽道的邏輯變化。
在疫情之下,社會各行業的消費數據都不太樂觀,非必需品類消費品更是如此。中信統計的2022年3月份餐飲類上市公司數據顯示,奈雪同店回落至2021年同期的65%-70%,海底撈同店回落70%以上,海倫司同店回落至2021年同期66%,九毛九及太二同店分別回落至80%和60%。
2022年初,深圳和上海先后因疫情實行嚴格的隔離政策,對餐飲行業沖擊較大。喜茶在這兩個地區擁有的門店數量較多,受影響較大。
此外,茶飲行業增速也開始放緩。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新茶飲市場增速為26%,但2021年已下降至19%。這意味著,茶飲市場未來增速不會有太大驚喜,更多的是行業內玩家對現有市場的再瓜分。
這正是奈雪的茶和喜茶先后下調價格的真實原因。2022年1月,喜茶宣布下調部分產品價格,其中,純茶類降價3-5元、5款水果降價2-3元、芝士降1元。2月24日,喜茶宣布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飲品,并承諾現有產品不漲價。
伴隨降價的是大裁員。2022年2月初,有喜茶員工稱,喜茶正進行一輪大裁員,涉及員工數量達30%。隨后,喜茶回應稱,不存在大裁員,僅是公司正常的人員優化。
但有喜茶員工告訴新經濟IPO,喜茶年前已經對職能部門進行了一輪所謂的“優化”,裁員人數大約為15%。年后又展開了一輪新的裁員,具體比例不清楚,有的部門裁減不到10%,但也有個別部門全部被砍掉了。
該員工還透露說,喜茶每年都會裁員,只是今年折騰的動靜有點大,所以引發了大量被裁員工不滿。2020年,喜茶將工程端員工裁掉了一大批;2020年底,喜茶將整個店鋪設計部門砍掉;2021年中,喜茶將華東和華北地區的工程部門裁掉了大部分;拓展開發部門基本全部裁掉,每個區域只留一兩個人。
再如,喜茶推出的低端品牌“喜小茶”當初招了一大批人擴張開店,但2020年底突然叫停,把員工全部裁掉,很多人甚至連試用期都沒過。
一名匿名的喜茶被裁員工調侃說,喜茶宣稱自己的文化是“戰友文化”,然而當員工把后背交給公司后,卻被公司捅了一刀。
另一名喜茶員工也對公司的管理表示不理解。他說,喜茶曾有有個員工在朋友圈發了一個競對的飲品,而且logo還打碼了,但被公司發現后,竟然專門下發紅頭文件開除該名員工。很多喜茶員工認為,公司在此事上的行為太沒有格局,小家子氣。
一名匿名的喜茶員工評論稱,喜茶老板聶云宸格局小,而且不喜歡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喜茶內部曾流傳一個笑話,曾有人建議聶云宸去讀一個MBA,結果他反駁稱,讀MBA的老板最后都破產了。
病急亂投醫。面對行業趨勢變化,喜茶和聶云宸選擇了燒錢擴張,試圖為喜茶上市“燒”出更高的估值。
2021年夏,D輪融資后拿到30多億彈藥的喜茶開始燒錢并購同行,在短短3、4個月內一口氣投資了數家茶飲品牌,例如,2021年7月斥資上億元領投了咖啡品牌Seesaw的A+輪融資;8月,喜茶投資買下檸檬茶品牌“王檸”70%股份;9月,喜茶向植物基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注資,該品牌是全國第二大的To B燕麥奶供應商;10月,喜茶又投資了下沉市場水果茶品牌“和気桃桃”、以及低度酒品牌“WAT”、定位高端的分子果汁品牌“野萃山“。
這些眼花繚亂的并購,不僅反映了茶飲賽道的激烈內卷,更折射出喜茶在上市前夕的內心焦灼。在主營業務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喜茶急迫地需要通過擴張規模來抬高其估值。然而,在市場充滿泡沫時期盲目并購,除了過快消耗掉手中現金,讓公司失血外,對喜茶的競爭力提升并無太大幫助。相反,這些急匆匆收購來的雜亂品牌帶來的商譽減值,最終都會成為壓垮喜茶的稻草。

關鍵詞: 二級市場 已經接近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