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古
通過率98%?
另外,海爾消費金融工作人員還稱,海爾醫美分期一次性打款,可以對私。據了解,海爾消費金融的對私打款方為機構法人賬戶。在醫美分期領域,存在大量對私打款的情況,這背后主要緣于資方和助貸方為了提升醫美商戶合作效率,可能借對私打款滿足商戶套現和稅務上的便利。
有分期平臺表示,在與部分醫美機構談合作時,對方就要求打款至私人賬戶,如果不行,合作就可能受阻。
助貸轉直營
除了大張旗鼓搞營銷,海爾消費金融的醫美分期業務正在經歷一場去代理的變革,或逐漸降低助貸的放款量,未來業務以直營為主。
年初,度小滿撤出醫美分期直營市場時,海爾消費金融便大規模招兵買馬,面向北京、天津、成都等多個地區,招聘市場經理和駐店人員,甚至還專門向度小滿市場人員拋出橄欖枝。
業內分析,海爾消費金融轉直營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利潤和經驗。一方面,直營模式風險可控,掌握商戶主動權,不用再給助貸方分潤,通過利差能拿到手的利潤更多;另一方面,海爾消費金融利用代理等渠道已在醫美領域活躍多年,具備了數據優勢和風控能力,配合直銷團隊單獨開展業務的條件成熟。
助貸曾為海爾消費金融的醫美業務開疆拓土,為醫美分期資產擴張提供較大助力。甚至,部分頭部醫美助貸平臺的股權網絡中,還出現了海爾系資本的影子。
知情人士稱,海爾消費金融此前接了給米、美萊、麗人貸、頤爾信等助貸渠道,不過現在都在收縮。在諸多合作的助貸渠道中,給米與海爾的關系比較特殊,它也是海爾消費金融醫美分期業務的重要助貸方。
此前,「鐳射財經」曾報道海爾消費金融踩雷醫美,貸款打給成都給米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給米金服”)坑慘消費者,提到海爾消費金融在醫美分期展業過程中與四川福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摩數科“)和給米金服合作緊密。
給米金服是福摩數科控股子公司,專注醫美分期服務的買買紛(原買買分)就是由福摩數科運營。去年年底,福摩數科稱買買紛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市、577個城市,累計對接超10W中小微企業、約500W用戶群體。給米金服為金融機構累計完成100億交易規模。
給米金服和福摩數科背后,出現了海爾系資本的痕跡。福摩數科股東包含藍洪宇(買買分創始人)、魏玲、王威、青島普利領科信息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其中,青島普利領科信息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福摩數科10%股份,首次持股日期未2021年2月7日。
青島普利領科信息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18年9月,執行合伙人為青島海通云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青島海通云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東為白金鷺(持股70%)、鄭中昊(持股30%)。
工商信息顯示,鄭中昊是青島海寓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并在海爾金融保理(重慶)有限公司、青島萬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立方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任監事一職。前者青島海寓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長租公寓智能家居家電服務商,由海爾集團(青島)金盈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前海爾金控);后者的控股股東均為海爾金控。
可見,福摩數科與海爾金控的關系十分曖昧,但對外公開的關聯信息較少。福摩數科對外介紹時只稱”獲大型上市集團戰略投資“,并未透露具體投資方。知情人士透露,福摩數科和給米金服背后的投資方可能就是海爾系資本,或基于風險考量,才把關聯關系弱化。
除了關聯給米金服,海爾資本還投資了另一家頭部醫美分期平臺米么金服。海爾金控通過重慶海爾云鏈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海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云舫創泰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間接持股米么金服。
直營、助貸兩手抓,海爾消費金融才得以在醫美分期市場站穩腳跟。盡管海爾消費金融目前把重心放在直營上,但助貸模式的優勢依然不能被忽略。
一般來講,在醫美分期市場混亂的時候,資方需要直營降低風險成本。醫美場景中的人工審核和現場簽約環節,優于大數據風控模型,能更加清晰識別騙貸風險。
行業人士認為,當前的醫美分期市場逐漸回歸理性,資方減少,業務風險降低,助貸模式的效率可能會更高。資金方可以與助貸平臺談出理想的條件,讓助貸方騙貸或者欺詐風險高出收益,進而打消助貸方不合規的進件想法。并且,資方還能與多家助貸方達成合作,根據資產質量配量,進而實現風險均攤。
受監管政策和市場波動影響,醫美分期資本退潮后,海爾消費金融逆勢而進,在持牌消費金融行業中顯得格外特別。消費醫療滲透加快,醫美分期場景仍是比較活躍的消費場景,海爾消費金融能頂住壓力,在資方較少的情況下,博得更大議價空間,這何嘗不是一種擴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