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消金“重倉”醫美,月放款量驚人

發布時間:2022-04-08 18:02:22  |  來源:鐳射財經  

作者 | 周古

邊補充線下直營團隊,邊大規模擴張市場,海爾消費金融的醫美分期業務正在組織一場大躍進。
繼度小滿退出醫美分期直營市場后,海爾消費金融加快布局醫美分期業務。海爾消費金融在全國多地招聘醫美分期團隊,以直營的方式切入醫美分期市場,主打優勢為資金穩定、通過率高。
作為醫美分期體量最大的消費金融公司,海爾消費金融在醫美場景下的放款量不斷增長。「鐳射財經」獨家獲悉,海爾消費金融目前單月放款量在四億左右,遠超海爾云貸的醫美分期放款量。
此外,在醫美分期展業模式方面,海爾消費金融將收縮助貸業務,主要轉直營模式。受教育分期市場影響,此前海爾消費金融的教育分期直營力量,也將轉向醫美分期。
押注醫美分期,在其他資方退場時搶占市場份額,醫美場景也為海爾消費金融的資產擴張和業績增長注入動力。財報顯示,海爾消費金融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0.64億元,同比上升75.66%;實現凈利潤1.91億元,同比上升55.28%。
相比助貸模式,海爾消費金融采取直營方式,以更高的通過率和額度爭搶醫美資產,創收能力也會變得更強。不過,海爾消費金融的醫美分期擴張也被指過于激進,涉嫌觸及合規底線,侵犯消費者權益。

通過率98%?

醫美分期通過率高達98%,你敢信?
「鐳射財經」注意到,當前部分海爾消費金融的市場人員在推廣醫美分期產品時,公開宣稱審批時效為一分鐘審批,免電審,通過率98%。同時,市場人員還稱“正規持牌機構,資金穩定,保證合法合規。”
有醫美分期從業者透露,當前醫美分期行業的平均通過率維持在50%左右,不會過高。“70%就很可怕了,98%基本上等于裸奔,通過率過高就會吸引黑產進來。”
醫美分期屬于典型的場景金融,即便是場景下的優質客戶,也就是市場所稱的正常貸款客戶、都市白領客群,而非夜場服務人員和騙貸群體,通過率高者才能達到70%左右。
但在真實的醫美分期場景中,這種需求真實、服務項目明確、工作穩定的白領客群畢竟只占部分。海爾消費金融的醫美分期宣傳,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客戶,讓客戶覺得海爾消費金融一定能放款,優先選擇海爾消費金融。
就醫美分期業務的高通過率而言,直營模式看資產質量,超90%的通過率幾乎不現實。助貸兜底模式下,平臺通過擔保增信的方式為資方提供兜底服務,一般而言可以保證較高的通過率。因為資方只收取固定的資金成本,所有風險由平臺承擔。
不過,這種以兜底變相風控外包的助貸模式,也因合規問題在醫美分期市場式微。接近醫美分期業務的劉亞(化名)稱,以往助貸平臺只要找AA+等級的融擔公司,對資產進行全額兜底,資方只做形式審批,確實可以做到100%通過。
“但這種形式審批實質上就屬于核心風控外包,不少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都因此吃過罰單。”劉亞表示,當前少有機構還敢通過兜底模式展業,即使只是形式上的風控,也會要求通過率看起來只有50%-60%。
若以直營方式展業,海爾消費金融98%的通過率存疑。業內人士對此評價,“海爾消費金融宣傳的過于激進且不現實,如果相關廣告被捅到監管,一定會被要求做出解釋。”

另外,海爾消費金融工作人員還稱,海爾醫美分期一次性打款,可以對私。據了解,海爾消費金融的對私打款方為機構法人賬戶。在醫美分期領域,存在大量對私打款的情況,這背后主要緣于資方和助貸方為了提升醫美商戶合作效率,可能借對私打款滿足商戶套現和稅務上的便利。

有分期平臺表示,在與部分醫美機構談合作時,對方就要求打款至私人賬戶,如果不行,合作就可能受阻。

助貸轉直營

除了大張旗鼓搞營銷,海爾消費金融的醫美分期業務正在經歷一場去代理的變革,或逐漸降低助貸的放款量,未來業務以直營為主。

年初,度小滿撤出醫美分期直營市場時,海爾消費金融便大規模招兵買馬,面向北京、天津、成都等多個地區,招聘市場經理和駐店人員,甚至還專門向度小滿市場人員拋出橄欖枝。

業內分析,海爾消費金融轉直營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利潤和經驗。一方面,直營模式風險可控,掌握商戶主動權,不用再給助貸方分潤,通過利差能拿到手的利潤更多;另一方面,海爾消費金融利用代理等渠道已在醫美領域活躍多年,具備了數據優勢和風控能力,配合直銷團隊單獨開展業務的條件成熟。

助貸曾為海爾消費金融的醫美業務開疆拓土,為醫美分期資產擴張提供較大助力。甚至,部分頭部醫美助貸平臺的股權網絡中,還出現了海爾系資本的影子。

知情人士稱,海爾消費金融此前接了給米、美萊、麗人貸、頤爾信等助貸渠道,不過現在都在收縮。在諸多合作的助貸渠道中,給米與海爾的關系比較特殊,它也是海爾消費金融醫美分期業務的重要助貸方。

此前,「鐳射財經」曾報道海爾消費金融踩雷醫美,貸款打給成都給米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給米金服”)坑慘消費者,提到海爾消費金融在醫美分期展業過程中與四川福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摩數科“)和給米金服合作緊密。

給米金服是福摩數科控股子公司,專注醫美分期服務的買買紛(原買買分)就是由福摩數科運營。去年年底,福摩數科稱買買紛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市、577個城市,累計對接超10W中小微企業、約500W用戶群體。給米金服為金融機構累計完成100億交易規模。

給米金服和福摩數科背后,出現了海爾系資本的痕跡。福摩數科股東包含藍洪宇(買買分創始人)、魏玲、王威、青島普利領科信息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其中,青島普利領科信息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福摩數科10%股份,首次持股日期未2021年2月7日。

青島普利領科信息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18年9月,執行合伙人為青島海通云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青島海通云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東為白金鷺(持股70%)、鄭中昊(持股30%)。

工商信息顯示,鄭中昊是青島海寓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并在海爾金融保理(重慶)有限公司、青島萬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立方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任監事一職。前者青島海寓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長租公寓智能家居家電服務商,由海爾集團(青島)金盈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前海爾金控);后者的控股股東均為海爾金控。

可見,福摩數科與海爾金控的關系十分曖昧,但對外公開的關聯信息較少。福摩數科對外介紹時只稱”獲大型上市集團戰略投資“,并未透露具體投資方。知情人士透露,福摩數科和給米金服背后的投資方可能就是海爾系資本,或基于風險考量,才把關聯關系弱化。

除了關聯給米金服,海爾資本還投資了另一家頭部醫美分期平臺米么金服。海爾金控通過重慶海爾云鏈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海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云舫創泰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間接持股米么金服。

直營、助貸兩手抓,海爾消費金融才得以在醫美分期市場站穩腳跟。盡管海爾消費金融目前把重心放在直營上,但助貸模式的優勢依然不能被忽略。

一般來講,在醫美分期市場混亂的時候,資方需要直營降低風險成本。醫美場景中的人工審核和現場簽約環節,優于大數據風控模型,能更加清晰識別騙貸風險。

行業人士認為,當前的醫美分期市場逐漸回歸理性,資方減少,業務風險降低,助貸模式的效率可能會更高。資金方可以與助貸平臺談出理想的條件,讓助貸方騙貸或者欺詐風險高出收益,進而打消助貸方不合規的進件想法。并且,資方還能與多家助貸方達成合作,根據資產質量配量,進而實現風險均攤。

受監管政策和市場波動影響,醫美分期資本退潮后,海爾消費金融逆勢而進,在持牌消費金融行業中顯得格外特別。消費醫療滲透加快,醫美分期場景仍是比較活躍的消費場景,海爾消費金融能頂住壓力,在資方較少的情況下,博得更大議價空間,這何嘗不是一種擴張策略?

關鍵詞: 有限公司 有限合伙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