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拼多多慢下來了。重度投入農業領域,從新農人,到產品、技術和物流——以農村包圍五環,這個模式成立嗎?
一個是在營銷上花的錢少了,營銷開支、管理費用增加幅度越來越小,廣告服務和交易服務收入大幅增加。因此,財報整體表現是,GMV低于預期,但盈利卻遠高預期。
進入2022年,拼多多面臨的內部現實,是用戶數量見頂,品牌化面臨壓力。在外,阿里淘特、京東京喜拼拼在后面猛追,美團和買買菜在社區電商逐鹿。抖音快手直播電商步步緊逼,擠壓市場。
“未來的增長需要策略性和結構性進化……追求長期高質量發展,這難免會對增速有所影響。”陳磊在財報電話會上說。
狂奔的拼多多慢下來了。
在這個背景下,拼多多開始重度投入農業領域,從新農人,到產品、技術和物流。在財報的電話會上,CEO陳磊強調最多的是百億農研。
拼多多農村包圍五環外,這個模式成立嗎?
01
增幅慢下來,補貼轉向研發
◆交易服務收入增速快。2021年四季度,網絡營銷收入為224.25億元,同比增幅19%,交易服務收入為47.242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08%。拼多多全年總收入939億,同比增長58%,2021年全年網絡營銷服務收入為725.634億元,同比增長51%。2021年全年交易服務收入是141.404億元,同比增長144%。
數字顯示,在流量見頂,用戶增速、GMV放緩的背景下,拼多多在控制開支。
減少市場投放,開拓收入來源,交易傭金的費用在顯著上升,這一系列舉措,使得拼多多在2021年首次實現盈利。
陳磊認為,以拼多多現在的規模,長期不斷地增長是不現實的,未來的增長需要策略性和結構性進化,“從去年開始,我們在調整自身的發展策略,更加關注農業核心科技,追求長期高質量發展,這難免會對增速有所影響。”
“拼多多不可能一直做到最好,在調整團隊和方向的過程中,難免會放慢步伐,這也是公司的成長過程?!?/p>
拼多多的步伐慢下來了。
02
為什么要慢下來?
過去一兩年,拼多多面前有幾個問題需要回答。
◆當京東在推到家、美團在做閃購,淘寶有淘鮮達,拼多多要不要做即時零售?
◆淘特、京喜拼拼在打下沉市場,進攻拼多多的大本營,拼多多要不要往上走,以攻為守,做中高端品牌?
◆阿里推出盒馬海鮮,京東推出7鮮超市,在做中高端人群的生鮮服務,拼多多要不要相應做升級?
其實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流量見頂、競爭對手進攻的情況下,拼多多該往哪里去?
尤其是,抖音、快手直播電商的興起,更是讓拼多多面臨挑戰。根據公開數據,2020 年抖音直播電商 GMV 突破 5000 億元,淘寶超 4000 億元,快手電商業務 GMV 為 3812 億元,抖、快、淘占據直播電商市場超90%份額。
即時零售是消費升級,服務的是一二線城市時間成本比較高的用戶,這顯然不是拼多多的方向。拼多多的用戶是價格敏感型,對時間成本不敏感。這條路走不通。
拼多多的一大優勢,就是它的流量優勢。根據 QuestMobile 數據披露,2022 年 1 月,拼多多的DAU 約為3.60 億,美團、大眾點評、美團外賣三個APP合計DAU約1.16億。
所以,如何基于拼多多的用戶調性,進一步開發這些流量價值,對拼多多很重要。
國潮消費品是出路之一,新國潮的品牌定位,也符合拼多多的消費調性。根據公開報道,在過去一年,拼多多先后推出了50多個過億的老字號品牌、30多個過億的新國潮品牌。
今年年初,拼多多就聯合百余家國潮品牌開展國潮消費季。據新京報報道,拼多多將投入百億量級的“扶持資源包”,培育10個百億新國潮品牌,100個十億國潮品牌。
同時,拼多多還將從產品結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打造等環節,利用拼多多市場數據洞察,為傳統品牌提供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往上溯,為上游提供生產研發和產品策略等管理服務,這條路,阿里、京東和美團都在走。
拼多多的品牌化之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陳磊在財報電話會上也提到,“我們希望能夠滿足用戶的體驗,品牌肯定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品牌來平臺開店需要時間磨合?!彼J為,拼多多需要“更耐心踏實地做好我們應該做,和能夠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就是社區電商。社區電商針對的是價格敏感型用戶,和拼多多用戶調性一致。浙商證券認為,拼多多做社區電商有流量優勢、采購優勢和戰略地位優勢,預計拼多多將會在2022年市占率達到40%,1700 億左右的GMV。
除了上述的方法,農村產業是拼多多主動選擇的另外一條路。這條路很慢,但是想象空間更大。
03
百億農研做什么?
拼多多為什么做農業的投入?
陳磊表示,拼多多一直在宏觀經濟領域尋找,哪些領域可以通過技術來改善,最終找到了農業領域,拼多多認為,在農業領域,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很多事情。
從2021年8月,拼多多宣布投入100億設立“百億農研”專項,持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并將二、三季度的利潤全部投入到該專項。在前幾天的財報電話會上,陳磊表示,四季度的利潤將繼續用于支持農研科技的深度探索。
那么,拼多多的農村投入,投入在哪些地方了?
根據拼多多對外的公開資料,拼多多用技術賦能農業鏈條的多個環節。主要在農產品品牌、農業人才、物流倉儲領域。
在生產端,幫助農村提高產能,提升農產品品質;在物流端,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在消費端,讓消費者吃到更新鮮實惠的農副產品。
根據拼多多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10月,平臺的 “新新農人”數量超過12.6萬人,這些95后,通過拼多多平臺的效應,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會理石榴、平和蜜柚、涌泉蜜橘、秭歸臍橙、洛川蘋果等地方產地品牌,都是這些“新新農人”在拼多多打造出來的。
在農研科技領域,拼多多通過農研科技大賽,孵化溫室種植、無土栽培、AI種植等項目,在生產端實現效率提升和品質提升。
拼多多在農村物流的投入,也取得了效果。3月8日,美國《快公司》雜志把拼多多評選為“2022年十大創新物流供應鏈公司”?!犊旃尽氛J為,拼多多將超過8.5億的用戶與1600多萬農戶相連,重構了中國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另外,多多買菜業務進一步提高了農產品的流通效率。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平臺累計產生了610億件涉農訂單,同比增長59%。
04
重度投入的邏輯何在?
拼多多重度投入農村市場的邏輯何在?
陳磊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長期看來,農業科技是有利于我們提高盈利能力的。”陳磊目前還沒看到變現的地方,但是認為,“越創造價值就越能實現變現,沿著這樣的道路前進,最終我們的變現也會做得非常好。”
百億農研,也許是拼多多曲線救國的一條升級之路。
首先正如陳磊所說,農業領域確實有很多可以通過技術來改善的地方。無論是生產環節還是物流環節,還是商品流通,都存在很大的空間。作為“五環外”的電商,拼多多距離這個市場最近,做這件事最符合拼多多的調性和用戶邏輯。
其次,拼多多的社區電商在崛起,其中以生鮮為主要品類,農業的投入,可以和社區電商產生協同效應和生態效應。
第三,通過百億農研,深耕農村市場,拼多多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可以在生鮮上實現品質的突破,曲線實現品牌化升級。
最后一點,農產品可以進一步提高用戶的滲透率,提高購物的頻次。
“五環外”是拼多多的基本盤,“百億農研”的重度投入,顯示了拼多多對“五環外”的堅定信心,和深耕五環外產品和市場的決心,這也會在客觀上加強拼多多和基本盤的連接。
農村能否包圍五環,這是拼多多押下的一個大注。效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