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江蘇銀行(600919.SH)發行了2022年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以下簡稱“江蘇銀行小微債”),該債券為3年期固定利率品種,票面利率2.99%,實際發行總額為100億元,今日開始計息。
近年來,江蘇銀行的小微貸余額不斷上升。小微債的發行表明,2022年江蘇銀行會繼續深入布局小微貸。
與同為江蘇省內的南京銀行(601009.SH)相比,江蘇銀行的小微企業貸一直高于前者,位居江蘇省內第一。
截至2020年末,江蘇銀行小微企業貸余額為4359億元,省內市場占有率為10.11%,南京銀行小微企業貸余額為2009.98億元,省內市占率為4.66%。
從資產端的結構看,江蘇銀行的小微基礎較好。目前發布專項金融債券,其戰略是要從做大零售業務到零售、小微雙重發力了?
01
資源向零售傾斜
2013年起,江蘇銀行就將大零售業務作為戰略目標,開啟線上與線下兩渠道轉型升級。江蘇銀行的零售端AUM,2015年為2940億,到2020年增長至7787億,甚至超過了上海銀行和北京銀行。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江蘇銀行營業收入467.94億元,同比增長24.7%,凈利潤156.04億元,同比增長30.51%。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很快。
在做大零售戰略的帶動下,江蘇銀行內的資源不斷向零售端傾斜,個人貸款業務維持高速增長。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江蘇銀行個人貸款余額為5439.13億元,同比增長20.99%。從個人貸款的結構來看,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貸款、信用卡貸款分別占比 45.94%、42.09%、6.91%、5.06%。
個人消費貸、個人經營貸與信用卡貸款,占個人貸款的54.06%。這一占比對比較依賴個人住房貸款的區域性商業銀行來說,已經很高了。
而且可以看到,信用卡貸款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2019年,江蘇銀行開始發力信用卡業務,2019年信用卡新增發卡量142萬張,是2018年的5倍之多。2020年新增發卡量104.66萬張,2021年第一季度新增發卡量41.78萬張。
很明顯,江蘇銀行還在加碼信用卡業務。
除此之外,據了解,江蘇銀行還在持續與第三方平臺合作,聯合貸的規模增長很快。
02
小微業務重心下移
雖然將大零售作為戰略目標,但從整體看,江蘇銀行的公司業務仍占據著主導地位。
2020年,公司業務對江蘇銀行營收的貢獻度為49.14%,零售業務對營收的貢獻度為31.62%。
從江蘇銀行貸款結構來看,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對公貸款占比54.83%,個人貸款占比39.5%。對公貸款占比要遠高于個人貸款。
而在對公貸款中,小微貸又占據著主導地位。
截至2020年底,江蘇銀行線下貸款業務約占50%,其中抵押類小微貸款接近一半,這構成了江蘇銀行小微貸的基本盤。
到2020年末,江蘇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359億元,省內市場份額排名第1位,授信1000萬元以內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51億元。
從對公貸款的結構看,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小微企業貸款占對公貸款的62.91%,小微企業貸在對公貸款中占比最高。
因此當江蘇銀行想尋找業務突破口的時候,選擇小微貸也算順理成章。消金界注意到江蘇銀行第一個提出了打造“全國中小銀行中首家智慧小微銀行”的目標。
據了解,依托江蘇省的“百行進萬企”平臺,江蘇銀行針對納稅評級較高小微企業,以及處在行業白名單的小微企業進行篩選,以避開僵尸企業。并且加大對科技型小微企業貸款的投放力度。
在小微業務方面,江蘇銀行推廣“互聯網金融”和“科技金融”,推動業務線上化、智能化流程再造,并通過自主研發的線上風控系統提升智能化風控能力。開始對小微業務進行線上化,推動純信用小微貸產品,包括“稅e融”、“隨e融”、“經營隨e貸”。其中,全線上網貸產品“經營隨e貸”,累計服務小微企業4.3萬戶,放款金額超700億元。
2021年半年報顯示,江蘇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客戶68956戶,貸款余額4749億元。其中,授信1000萬元以內普惠小微企業客戶63833戶,較年初增加15676戶,增長29.9%,貸款余額1069億元,同比增長40%。
江蘇銀行發力小微業務的基礎恐怕要好于很多其他區域性商業銀行。江蘇省發達的經濟環境和豐富的企業資源,為江蘇銀行發展小微貸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
公開數據顯示,江蘇省中小企業資源豐富,2020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626家,全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超8千家,總數超過3.2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40294家,成為全國首個突破4萬家的省份。
可以看到,江蘇銀行選擇發力小微貸,還是過去的積累已經讓它有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接下來,無論是出于滿足監管的要求,還是出于自身業務增長需要,發力小微貸業務或許會成為很多商業銀行的選擇。
但是從江蘇銀行的案例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銀行發展小微業務的“稟賦”還是很不一樣的。即便同一省內,不同的業務傳統也會造就不同的發展基礎。
此外,與零售業務一樣,做大做好小微業務,對銀行技術的要求會很高。沒有一定的技術能力支撐,小微業務恐怕也很難上規模。至于江蘇銀行能否做大做強這一業務,還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