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高管確認已探索香港上市可能性:整改未完成前不會去 除非獲得批準

發布時間:2022-03-11 20:47:51  |  來源:金融虎網  

來源:金融虎網 作者:雄飛

昨日,在陸金所控股(NYSE: LU)公布第四季度財報后,公司董事長冀光恒、聯合首席執行官計葵生等高管出席電話會議討論了該季度業績并回答了分析師提問,內容主要涉及2021年取得一些關鍵成就,解決當前資本市場的擔憂以及分享對2022年的展望。金融虎APP注意到,針對整改進展,冀光恒在會上表示,到2021年底,陸金所已經完成了絕大多數的整改計劃,正在努力清理剩下的需要長期努力的問題,包括關閉多余的子公司,關閉互聯網存款產品,停止與金融機構直接分享某些借款人數據。在應對退市風險方面,陸金所控股探索了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可能性,并與相關監管部門進行了初步溝通。但在整改未完成之前不會去香港,除非得到監管批準。

在致辭中,冀光恒表示,在與監管部門的溝通中,我們通過各個層面的各種渠道,開展了頻繁的對話,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堅持先發制人、快速調整經營、及時優化效果的原則,以積極、坦誠、積極、負責任的態度,順應監管變化趨勢,把握業務發展方向。

關于投資者主要擔憂。自發布第三季度業績以來,公司管理團隊舉行了50多次投資者參與活動,包括發布財報電話會議、大量路演和其他會議。根據我們的數據,66%的投資者問題與業務運營有關,24%與宏觀經濟和監管趨勢有關,其余的則與股息支付、股票回購和香港上市等資本市場舉措有關。我們很高興看到投資者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我們的核心業務上,因為我們在監管方面更加清晰。

關于整改批準的更新(金融虎APP注:2021年4月29日,金融監管部門約談了14家互聯網平臺)。冀光恒透露,從渠道收集的信息和見解來看,我們認為監管審批程序正在逐步進入最后階段。。陸金所將繼續將整改進程推向終點,并與監管部門合作進行最終審查。根據多個相關監管部門的初步反饋,陸金所在審批情況、執行計劃和已取得的成果方面,在14家接受監管審查的公司中名列前茅。預計上述評估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驗證。

在地方金融監管方面,冀光恒還表示,雖然初稿規定地方金融機構不得跨越暫行行政邊界開展業務,但我們預計對陸金所的影響相當有限,原因如下:首先,我們的擔保公司已基本完成了覆蓋全國的地方分支網絡建設,使我們開展本地業務。其次,我們擁有全國性的消費金融牌照。第三,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的許可要求,提供積極的計劃和準備工作,因為該條例草案目前仍處于公眾意見階段。憑借我們充沛的資本儲備、優秀的合規基礎設施和健全的公司治理,我們已做好申請關注的準備,目前仍處于公眾意見征詢階段。憑借豐富的資本儲備、優秀的合規基礎設施和健全的公司治理,我們有能力申請任何必要的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應對中國ADR退市風險方面,冀光恒指出,迫使美國存托憑證從美國交易所退市不僅會影響我們,還會影響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自上市以來,陸金所嚴格遵守兩國相關法規,履行了披露義務。同時,陸金所探索了可能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途徑,并與相關監管部門進行了初步溝通。

金融虎APP還注意到,針對分析師提問“去年4月29日涉及的整改事項結束的確切時間是否會影響香港上市”的問題,冀光恒強調,是的,在香港上市方面,4月29日的“批準”將影響香港上市的時間。在完成之前,我們不會去香港,并已經與監管機構進行了初步討論。所以很明顯,除非得到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陸金所不會在香港上市。

冀光恒強調,在克服了2021年的諸多挑戰之后,我們進入了2022年,面臨著持續的不確定性。由于宏觀經濟放緩和新冠病毒卷土重來帶來的進一步風險,其已經做好了先發制人的準備。四季度,我們更加重視信貸資產質量,實施更嚴格的風險管理標準。2022年,我們將專注于深化業務轉型,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為確保收入質量和增長的可持續性,計劃在2022年深化業務轉型,在規模、擴張和質量提升之間取得平衡。

據介紹,在零售信貸便利化業務中,為減輕市場動態變化的影響,陸金所計劃加強直銷渠道,招聘更多有能力的直銷人員,優化團隊結構并幫助他們提高生產力。除了提高直銷對本行整體貸款規模的貢獻外,還將采取更加審慎的風險管理措施,嚴控宏觀經濟影響。在財富管理業務中,努力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用戶體驗,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保障客戶資產本金和投資回報。冀光恒指出:“這些舉措可能會導致我們的業績出現一些短期波動,但我們有信心在2022年下半年恢復增長軌跡。我們相信,這些業務轉型舉措對于為我們的長期-長期穩定和增長。盡管2022年市場持續波動和不確定性,但由于穩定的盈利能力、優質的現金流、充足的資本儲備和先發制人的合規措施,我們對自己的前景充滿信心。因此,將繼續通過股票回購和派息來回報股東。”。

冀光恒還重申了陸金所商業模式所帶來的核心競爭優勢。首先,業務與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指令完全同步,主要服務于宏觀小企業主,主要服務于批發貿易、制造和零售行業。其次,通過擔保許可證以及我們在全國范圍內的消費金融許可證來運營。第三,通過與監管機構的密切對話,對監管趨勢有著無與倫比的洞察力。他說,通過我們領域專業知識和財務DNA完成了對監管要求的徹底實施。這些獨特因素的結合使其能夠在不斷變化的政策環境中實現業務轉型并穩步可持續地發展。展望未來,將繼續堅持全員合規經營,提供富有同情心和普惠的金融服務,成為中資海外上市公司治理的貸款典范,為股東和社會創造不斷增長的價值。

計葵生亦強調,陸金所的擔保公司已在中國大陸除西藏、寧夏和云南省外的所有地方設立了當地批準的子公司,允許其在當地經營的金融牌照。就未來潛在的許可證要求而言,陸金所擁有消費金融許可證,能夠利用高達10%或10倍的資本,而不是目前擬議的國家小額貸款許可證的5倍杠桿率。因此,任何產生全國性或全國性小額貸款許可證的變化,陸金所都有必要的資本儲備、資格和準備來啟動申請,從而為核心企業所有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陸金所目前的擔保許可證允許其在現有監管框架下與超過65個國家和地方融資合作伙伴共享信用風險和處理數據流。此外,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合作,以滿足預期的信用評級許可證使用要求,這些要求將于2023年年中生效。

計葵生還表示,陸金所準備在今年6月底之前連接第三方信用評分公司。根據其最新了解,該連接的成本以及其業務模式的潛在變化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

不過,針對分析師關于6月底陸金所可能會完成并連接第三方信用評分公司的疑問,冀光恒指出,此事還沒有得到明確信號或明確指導。陸金所提交了計劃,但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所以正在等待。但在流程方面,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昨日,陸金所控股(NYSE: LU)公布了其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業績顯示,第四季度,總收入為158.31億元人民幣(24.84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的132.86億元人民幣增長了19.2%;凈利潤從2020年同期的28.47億元人民幣增長1.7%,至28.96億元人民幣(4.54億美元);經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后的凈利潤從2020年同期的28.47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34.09億元人民幣(合5.35億美元),增幅為19.7%。

2021年全年,陸金所控股總收入618.35億元人民幣(97.03億美元),同比增長18.8%;凈利潤為167.09億元,同比增長36.1%,超過此前預期;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后凈利潤為175.61億元,同比增長29.1%。

受財報利好影響,美股周四收盤,陸金所在美股價逆市上漲近5%收報于5.88美元。過去52周,陸金所最高股價為15.94美元,最低股價為4.19美元。

關鍵詞: 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 先發制人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