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因經營持續虧損,房產中介機構Q房網上海門店陷入歇業風波。
Q房網上海門店陷經營危機
“目前拖欠我們1月份的提成,還有2021年度為了避稅緩發的提成,之前公司公告說2月20日發放,后來說因為疫情、春節等因素,延遲到2月25號,但25號沒有發放,也沒有任何說明。”Q房網業務員董鑫(化名)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Q房網是一家以O2O模式為核心,以房地產交易為主營業務的房地產互聯網品牌,其業務覆蓋深圳、上海、北京、蘇州等多個城市。Q房網的運營主體為深圳市云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上海地區業務的系其全資子公司上海云房數據服務有限公司。
“目前我們得到的回應是,總部沒錢發不了,具體什么時候發放也不知道。”董鑫表示。
3月8日,多名Q房網一線業務員聚集在Q房網辦公現場,與公司協商拖欠薪資問題,但直到3月9日凌晨,雙方溝通未果。
3月9日中午,多名業務員再次來到Q房網上海總部。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多數業務員被拖欠的薪資、提成超過10萬元。為防止秩序混亂,有物業人員駐守在Q房網辦公現場,而Q房網辦公場所僅有少量員工出入。
(Q房網上海總部)
“我所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沒有任何處理辦法,也沒有任何說法。”對于現場的情況,Q房網一位知情人士回應記者。
實際上,對于上海地區的經營狀況,Q房網近日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案。在一份名為《上海云房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歇業實施方案》(草案)的公告中,上海云房稱,公司持續虧損,無力維持正常經營,為防止經營虧損進一步擴大,公司提供兩種方案:
一是即日起上海云房總部除保留必要人員外,督促其他員工限期辦理離職手續;二是上海云房門店所有業務一律暫停,正在推進過程中的存量業務可以繼續完成,或可與客戶協商一致后無條件解約。
草案顯示,Q房網集團本部擬以Q房網在上海的現有門店,優先向上海公司現有團隊開放加盟,鼓勵上海云房現有團隊以加盟模式參與Q房網在上海地區的運營。不過這一解決方案并未獲得一線業務員的認可。
“現在的解決方案是讓我們轉做加盟,把尚未收回的傭金抓緊收進來,填補目前的窟窿,但大部分業務員是不同意的。我們之前已經收進來的該發的錢都沒有發,也沒有明確什么時候發,還要我們把后續的傭金收進來,我們是不相信的,公司已經沒有可信度了。”董鑫表示。
“業務員基本都是沒有底薪保障的,我們做網絡廣告要自己掏錢,帶看需要的鞋套、文具都要自己掏錢自負盈虧,如果傭金提成不按時發放,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所以我們說,接受下一步安排的前提是先把拖欠的錢發掉,但他們不同意。”董鑫說。
經營持續虧損
Q房網在上海市場的經營狀況,與政策及市場走向密切相關。2021年,受到政策影響,上海房產交易一度跌入冰點。
在記者獲得的來自深圳云房的一份聲明中,深圳云房對Q房網在上海地區的經營情況進行了解釋。
深圳云房表示,由于上海本地地產中介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同時作為房價監控的重點城市,監管政策層出不窮,上海云房長期處于經營虧損、現金流短缺的狀態。
深圳云房稱,截至2022年1月底,已累計向上海云房提供超過6000萬元資金支持。但去年以來,市場環境持續惡化,全行業進入調整期,為順應市場變化,全公司積極采取了降本增效、扭虧為盈的改革措施,維持公司持續經營。
深圳云房表示,一直在積極幫助上海云房,解決經營虧損和經營性現金流緊張問題,不存在公司倒閉或卷款潛逃及侵占上海云房資金的行為。
不過,多名Q房網業務員告訴記者,上海地區的經營情況一直尚可,去年下半年部分時段確實開單較少,但去年年底至今已經明顯恢復。“上海市場整體還是比較平穩,業績也還可以,如果說有虧損,也不至于很大,至于為什么出現現在的問題,我們也不太清楚。”有Q房網業務員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大量Q房網門店已經暫停營業,在Q房網APP中,上海僅有少部分地區尚能提供服務。而上海周邊部分城市,也出現了延遲發薪現象。
有Q房網業務員向記者提供的信息顯示,Q房網蘇州職能管理中心3月9日發布通知稱,受蘇州、深圳疫情以及公司經營模式轉型等因素影響,原定于3月10日發放的薪資,需延遲至3月15日發放。
此外,在Q房網上海門店出現危機后,部分Q房網門店與紅星美凱龍旗下房產經紀品牌美凱龍愛家達成一致,目前已有部分Q房網門店更名為美凱龍愛家門店,原有Q房網工作人員平移。
(上海某Q房網門店已變更為美凱龍愛家門店)
在上海市寶山區一家美凱龍愛家門店,記者注意到,該店工作人員甚至連新名片都還沒來得及印,使用的仍然是Q房網名片。
上市公司陷入泥潭
Q房網運營主體系深圳市云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上市公司國創高新公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深圳云房100%股權,交易對價為38億元。
通過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原本主要從事瀝青材料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的國創高新,跨界進入房地產中介服務行業。2018年,得益于深圳云房良好的業績表現,國創高新整體經營情況大幅提升。
不過,受到深圳云房經營的影響,近兩年,國創高新陷入虧損。國創高新今年1月發布的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21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9億元-13億元。
公司表示,虧損的重要原因是2021年公司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虧損嚴重。其中,受政策調控影響,主要利潤來源城市深圳區域營業收入大幅下滑;同時公司延續了提高經紀人傭金分成比例的政策,相關變動成本同比增加較多;另外,公司2021年上半年新增門店約400間,同時關閉部分低效門店,相關成本費用增加較大。
2017年,國創高新對深圳云房的收購形成商譽約32億元。2020年,國創高新對深圳云房計提商譽減值29.2億元,計提無形資產減值4704萬元,這直接導致公司2020年度虧損接近30億元。
在今年1月份發布的公告中,國創高新還表示,深圳云房應收款單位大多為房地產開發企業,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已出現債務違約等風險,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應收款項的可回收性進行了認真分析評估,認為存在較大風險,預計公司應收款減值準備將會大幅增加。
中介預期今年行情樂觀
在上海,陷入經營危機的中介機構并不只有Q房網。據央視報道,2021年年底,上海房產中介機構就出現了關店潮。
“中介機構倒閉,一個重要原因是去年的政策比較嚴格。去年銀行放款慢,很多貸款壓根就批不下來,走一套流程,沒有七八個月走不完。因為政策是突如其來的,導致很多在途交易面臨違約。”上海某中介機構門店店長李勝利(化名)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2022年以來,多地樓市調控政策出現變化,一些城市銀行放款周期縮短,利率有所下調,部分房產經紀人的心態也有了明顯變化。
“我在深圳,去年的情況確實很差,很多從業人員都離開了,要么只能以租房業務過渡。主要是因為出臺的指導價壓得太緊,導致首付比例提高,成交量直線下跌。今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利率有所下調,情況肯定要比去年好一些。”深圳資深房產經紀人陳飛表示。
“今年行情確實比去年要好很多,現在一套房子有時候同時好幾撥人去看,我手上有些房源,兩三天就成交了。我們門店前幾天開過會,預計今年的行情比去年可能要好很多,但是價格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李勝利介紹。
“跟去年相比,其實今年的政策基本沒有變化,只不過銀行放貸周期明顯加快。現在基本上三周都能放款,如果比較急,甚至兩周就可以放款,而且現在執行的利率也比去年低了0.05%。”李勝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