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東西出不來”?這個家居巨頭在華首次關店!剛因漲價上熱搜

發布時間:2022-03-03 16:49:47  |  來源:新浪財經  

線下關店潮席卷到了宜家。

不久前,宜家中國宣布,自4月1日起將不再保留宜家貴陽商場的線下顧客觸點,轉而線上渠道銷售。這意味著開業近兩年半的貴陽宜家將終止線下門店經營,貴陽人無法“逛”宜家了。

1998年,宜家在上海開設了中國大陸地區首家宜家商場,此后20多年間,在中國已運營35家家居商場(不含宜家貴陽)、2家體驗中心和3家薈聚購物中心。貴陽店則是宜家在中國的第一個關閉的門店。

“這是一個壞信號“,在業績增長壓力下,貴陽店的關門將是宜家擴張策略遇阻的轉折點。

此外,客流量下降。”一進宜家深似海,不買東西出不來”的模式在當下消費環境下,還是否奏效呢?

首次關門是“壞信號”

“這是一個壞信號“,盡管在宜家官方稱此次關店只是業務調整,但是業界的觀點還是直戳傷疤。在公告中,宜家將實體店稱為“線下顧客觸點”的創新表述顯然是想模糊即將關店這一客觀事實。

然而,貴陽宜家線下店客流量不夠卻也是事實。

宜家貴陽所處的世紀城商圈是貴陽最為成熟的核心商圈之一,按理說,成熟商圈應該不缺客流。但是該地段交通常年擁堵,宜家所處地址車輛調頭非常不方便,而家居購物又是一個對私家車依賴較重的消費。

“每次從世紀城過去都要調頭,堵死,而且一進去逛中途不能結束必須全部走完。“一位貴陽消費者抱怨。

此前,宜家也關閉了在英國考文垂市中心的一家店,該店也位處市中心,交通擁堵。

從市場來看,貴陽本地流動人口不足,租房比例小,當地人對便捷性組裝產品的需求低。“一家場景式的定位,本來就更迎合年輕人。但是貴陽這邊很看重家庭代際關系,和長輩住一起家庭很多。”貴州本地人肖迪感嘆。

貴陽店的關閉,對宜家整體擴張戰略來說,是一個不好的訊號。

艾媒咨詢顯示,"在2015財年銷售額增速達到27.9%的頂峰后,宜家在中國市場開始面臨業績增長壓力。在此背景下,宜家家居加速線下門店擴張步伐。"

但是從宜家目前的門店來看,江浙地區仍然是其門店最密集區域,中部地區如武漢、長沙等地也都是一省一個門店。貴陽店可以說是宜家往大西南地區擴張的重要地區,但是這次的關店卻不得不為其繼續擴張的策略打下疑問。

目前,陜西、遼寧、海南等省份宜家都尚未入駐。而也有業內人士透露,東北僅有的哈爾濱宜家店,營業額也不好。宜家長春店,也在兜兜轉轉幾年的選址、調研中,最終以注銷店名告終。

沿海與一線城市飽和,下線城市與內陸省份擴張業績不佳,宜家的業績持續增長顯然已遇到瓶頸。

事實上,宜家的全球門店客流也正在下降。

2021財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宜家全年共接待了7.75億次訪問,低于上一財年8.25億次訪問,這直接導致了門店銷售額下降了8%。

作為宜家的重要市場,中國市場同樣面臨經營壓力。2016財年至2018財年,宜家中國的銷售額分別為117億元,132億元、147億元,排除匯率影響增速由為19.4%下降至9.3%。

“走進入總是容易迷路,而且他有專門設計路線,必須要全部逛完,像單行線,是挺累人的,但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可能就在那一小片。”一位年輕消費者透露了自己不再逛宜家的原因。

全球宜家的共性都是在城市偏遠的郊區和迷宮般的動線,其目的導向性只有一個:“一進宜家深似海,不買東西出不來”。

但是線上消費盛行的今天,這種模式還會一直受歡迎嗎?線下零售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沃爾瑪、家樂福等大賣場模式都轉型,高效、集中的精品會員店更受歡迎。這種趨勢在家居行業雖然目前尚不明顯,但是下降的客流量也算是消費者在默默用腳投票了。

轉型做線上是形勢所迫?

“宜家有很強的成本控制,貴陽關店也是他們全渠道優化的選擇。他們把門店叫做‘線下顧客觸點’,也是全渠道轉型的一個說法。“連鎖管理專家、和君咨詢合伙人文志宏認為。

宜家公告稱:“(貴陽)當地及周邊消費者仍可以通過宜家官網、APP、宜家天貓旗艦店和宜家微信小程序商城購買宜家產品并享受服務。“

也就是說專注做線上渠道,貴陽也成為宜家互聯網改造的一個試點。

此前,宜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時表示:“2021財年宜家在貴陽市場線上銷售實現了53%的增長,2022財年上半年(從2021年9月至今),貴陽市場的線上銷售實現了同比80%以上的增長。”同時其也坦誠表示,與線上渠道相比,貴陽商場的表現落后于預期,增長態勢平緩。

而財報也顯示,2021財年,宜家凈利潤雖然同比下降17.22%,但同期線上銷售額顯著提升,同比增長74%,宜家自有線上渠道在中國市場的訪問量高達2.3億次。

在線下零售,宜家的電商屬于起步較晚的。宜家零售中國區新任總裁安娜·庫麗佳曾坦言:"宜家的電商業務相較其它企業來說是晚了"。宜家在中國入局電商的時候,這條賽道上已經有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傳統建材商場紅星美凱龍等玩家了。甚至于,此前宜家一直都是堅持不做線上、靠線上成功的優秀案例。因為其場景化的品牌定位、線上退換貨成本等原因,讓宜家遲遲沒有耕耘線上渠道。

但2016年8月,宜家中國在上海試點網上購物服務。2018年10月,宜家開始加大對線上線下渠道的投入力度,全面上線電商業務。宜家面向全國149個城市推出網上商城業務,自建有4個中央配送中心和3個小件包裹配送中心,最后一公里到家配送服務由第三方進行承擔。

在與天貓合作開設官方旗艦店之前,宜家的電商渠道主要有官方網站和微信小程序兩種線上渠道。直到2020年3月10日,宜家家居才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除了在天貓平臺開設旗艦店,宜家還宣布了獨立APP上線。

漲價9%,抵觸情緒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關店事件前不久,宜家剛剛因為漲價9%而沖上熱搜。

去年12月底,宜家母公司英格卡集團正式發布公告,稱由于運輸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宜家將在全球市場平均提價9%,但各地區所面臨的供應鏈問題嚴重程度不同,價格漲幅并不一致。中國內地市場也受到此次漲價的影響。

“在中國內地,我們盡可能地保持了大部分產品價格穩定,尤其是經典產品和符合消費者當季購買偏好的季節性熱門產品。同時考慮到很多消費者會購買成套的產品組合或者搭配,我們也盡量平衡了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的價格。”宜家中國對外稱。

宜家如此大規模的提價,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去年以來伴隨著全球供應鏈價格的快速上漲,原材料、運輸和物流受疫情影響價格不斷上升,而家具市場是一個受原材料影響非常大的產業,上游產業漲價最終會波及到了下游產業。雖然漲價情有可原,但是此次漲價仍然遭到消費者的抵觸情緒。

如今看來,這種抵觸情緒,仍然存在。

來源:新浪財經作者:劉亞丹 編輯:韓大鵬

關鍵詞: 中國市場 這是一個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