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縣:依托資源打造亮點 ?千年古城換新顏

發布時間:2022-02-28 16:38:45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大運河、古城墻、云溪橋、古街區……漫步于河南浚縣古城,處處能看到濃縮了數千年厚重歷史文化的人文精華,每走一步都是在與活著的歷史對話。

年來,浚縣古城通過讓歷史建筑復活,留住記憶、留住鄉愁,以保護成果惠及百姓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改造提升歷史街區,打造旅游亮點,讓浚縣這座千年古城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依托資源打造亮點

年來,浚縣緊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機遇,積極整合古城、古運河、古糧倉等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浚縣標識的文化產品。

衛河浚縣段在隋唐時期是大運河永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衛河仍保留著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態和歷史風貌,成為我國古代運河的典型代表。年來,浚縣實施衛河浚縣段遺產保護工程,以打造運河文化帶亮點為目標,相繼謀劃實施了大運河浚縣段生態治理、黎陽倉遺址公園、大運河(永濟渠)研究中心、大運河文化主題公園等65個項目,斷流多年的衛河舊河道重新通流,衛河浚縣城區段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浚縣還圍繞再現明清古城風貌和活化文化遺存,突出“山、水、城”三位一體,啟動了總投資50億元的浚縣古城保護建設工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摒棄了大拆大建,采用城市修補與合理更新改造相結合的模式,對東南西北4條主街、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臨街立面和具備條件的內部空間進行更新提升。截至目前,4個城門廣場、縣衙、文廟、翰林府、兵役局等48個項目修復成景。2021年5月,“大運河民俗文化古城——浚縣”入選了《中國大運河藍皮書》典型案例。

秉承保護原則

守護歷史文脈

浚縣古城始終堅持“雙修”原則,將建設重點放在對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對歷史文脈的守護上,利用縣域文化遺產,打造出一座山水旅游名城。

浚縣聘請專業團隊對古城做出了總體保護和利用規劃、街區園區設計以及寺廟民居設計,從古城格局到遺址遺跡,從建筑風貌到街巷古宅,最大程度挖掘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重點突出古運河、浮丘山、大伾山與古城的空間聯系,保護古城原本風貌和內部的空間骨架。堅持古樹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保護好歷史文化,尊重歷史時代,保持古城原有建筑風格。

活化文旅業態

讓古城“潮”起來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浚縣古城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推動浚縣本地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轉化、創新發展,不斷活化文旅業態,打造了全新的時尚古城。

浚縣擁有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正月古廟會、民間社火、泥咕咕、大調等。

浚縣特色商業街區挖掘本地特色美食、非遺民俗、老字號手作工坊等傳統業態,吸引了“泥猴張”泥塑體驗館、運良石雕展示館、西路大調、浚縣子饃八大碗等新舊品牌。在浚縣古城,游客不僅可以游覽特色商鋪、品嘗特色美食,還能入住特色民宿,體驗古風文創集市、精品社火巡游等古城夜游項目,集文化旅游、民俗體驗、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浚縣古城商業集群已具雛形。

浚縣對年輕人也逐漸形成影響力。首屆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上,圍繞“保護傳承、整治修復”理念,來自各個高校的參賽者為浚縣古城改造提升提供新思路,進一步活化浚縣非遺資源。皮影文化體驗館、馬家院民宿、泥咕咕文化體驗空間設計項目、“天下大命”糧倉歷史主題展等一批游覽空間的入駐,不僅為游客營造了舒適的游覽環境,豐富了游客的游覽體驗,還讓傳統文化、非遺在傳承中煥發出新活力,讓這座古城煥發青春。(張瑩瑩)

▲浚縣古城勝景(采訪對象供圖)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