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2.51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891.98億元。在不扎堆、不聚集的疫情防控總體要求之下,春節假日旅游市場表現好于節前預期,總體安全平穩有序。當前在宏觀層面下,旅游市場不斷呈現出新特點、新趨勢。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消散,沉寂許久的旅游行業或將迎來“小陽春”。
春節旅游亮點突出
2022年我國春節假期雖然多地仍有疫情發生,但旅游市場表現平穩,這無疑給逆境中的旅游行業帶來光亮。多家旅游平臺近日發布的盤點數據顯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春節期間旅游市場繼續復蘇,其中冰雪旅游、親子游、智慧旅游等細分市場表現活躍。
春節遇上北京冬奧會,冰雪運動、冰雪旅游消費升溫,成為春節假日旅游的新亮點。在攜程平臺上,春節假期前三天,滑雪門票訂單同比增長33%。在馬蜂窩平臺上,春節假期北京的“冰雪”“滑雪”等冬奧相關搜索熱度比1月初平均漲幅高于215%。同程旅行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滑冰場、滑雪場、冰雪主題樂園等體驗類冰雪運動的目的地受游客關注。
此外,今年春節假期恰逢“雙減”后的首個寒假,為親子家庭提供了愜意的“遛娃時機”。攜程的門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親子訂單占總訂單比例近四成,親子家庭逛景區的花費較非親子客群的訂單花費多31%。其中,80后親子訂單是90后的6倍,80后帶娃逛景區的花費比90后多10%。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提升,智慧旅游建設成效也進一步顯現。河北、山西、上海等地強化智慧旅游技術應用,方便游客通過景區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一站式獲取預約、限流、疫情防控等信息,利用大數據引導游客錯峰出游,實現科學管控、智慧限流。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疫情給旅游行業帶來重創。為盡快振興我國旅游消費市場,為行業發展提振信心,有關部門相繼推出利好政策,廣大城鄉居民出游呈“前穩后升”的態勢,假日旅游市場表現好于節前預期。
國務院此前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更為豐富,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國內旅游蓬勃發展,出入境旅游有序推進,旅游業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明顯增強,旅游強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文旅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規劃提出將京張兩地的25家奧運場館、21個公眾滑雪場,以及6項世界文化遺產和眾多的文物保護單位和非遺項目、高等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體育、文化和旅游資源整合起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冰雪生活的新需求。
此外,1月底,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公布。據了解,該名單的推出,有力推動全國旅游休閑街區建設,促進旅游休閑產品和服務集聚,加強鮮明的文化特色展示,推動旅游休閑作為城市基本功能,更充分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的旅游休閑需要。
行業復蘇前景廣闊
回首過去兩年,旅游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但當春風吹拂著神州大地,一切都在萌發復蘇。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預計2022年國內旅游人數39.8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27%,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從長期來看,疫情倒逼行業內部洗牌,減少供給,疫情基本受控后需求恢復作用下行業景氣度有望加速上升。
尤其是在出境游方面,勢頭發展尤為迅猛。戴斌近日表示,預計2022年出入境旅游人數將同比增長兩成,恢復至2019年的25%左右。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國近期陸續提出開放邊境計劃,這對國內壓抑已久的跨境旅游需求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旅游業的逐漸復蘇更是猶如一股暖風吹到資本市場。受相關利好消息影響,最近,旅游板塊表現持續回暖,成為兩市領漲先鋒。
對此,華泰證券認為,目前市場超跌反彈窗口將來臨,市場將逐步扭轉悲觀情緒并重新轉向積極,持續看好因疫情受損、業績觸底反彈的航空、酒店、旅游等消費行業龍頭股。
國信證券也指出,“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擇機促進出入境旅游,與民航局發布《“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中2023-2025年重點恢復國際市場交相呼應,產業政策層面已為放開做好了準備。當有朝一日選擇放開之時,國內防疫政策松動和國門全面有效開啟大概率會同步進行。(記者 蔡佳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