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應對出口管制和經濟制裁風險對外貿企業越發重要。在日前舉行的“出口管制與經濟制裁的趨勢和合規建議”講座中,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孫興建議企業,要熟悉美國、中國和歐盟等業務可能涉及國家的監管政策,樹立合規生存意識,要具備大局觀,盡早建立相應的出口管制合規體系。
具體來說,孫興認為,針對供應鏈安全,企業要評估供應鏈風險,建立備用供應鏈,緊盯出口管制最新動態,搭建本土供應鏈,重視技術及人才儲備;針對企業戰略布局,關注國際政治經濟等因素可能對企業經營戰略帶來的影響;對現有交易及商業伙伴進行合規評估,靈活調整商業模式;針對交叉監管下的合規,了解各國出口管制法律和政策,增強業務人員出口管制意識;確保合規體系落地,對不同層級的員工設置不同的合規操作要求,培養企業合規文化,提高合規要求的可操作性,將合規納入員工考核。
孫興建議企業盡早建立一套完善的出口管制合規體系,全面嵌入業務涉及國家的出口管制要求,設定合理的風險控制標準,用以指導日常經營活動。在他看來,企業內部出口控制機制包括9個基本要素:擬定政策聲明、建立組織機構、風險評估、確立審查程序、制定應急措施、開展教育培訓、完善合規審計、保留資料檔案、編制管理手冊。“很多國家包括中國將企業運行一套有效的出口合規內控體系,作為政府頒發相關出口許可的前提條件。在實務中,企業應快速地識別受控物項,判斷哪些交易可能需要事先經過政府部門的出口授權。”孫興說。
在建立出口管制合規體系過程中,信息化建設是有力支撐。孫興介紹說,合規信息化建設包括自動化黑名單篩查機制、單據篩查信息化方案、產品管控信息化平臺、客戶合規管理信息化平臺、風險評估信息化平臺和合規資源中心。其中客戶合規管理信息化平臺,是幫助公司設計定制化客戶合規管理方案,搭建公司客戶統一管理平臺,后續可進一步幫助公司實現客戶管理平臺與黑名單篩查工具的對接,實現客戶合規管理自動化,降低人工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