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因素驅動迅速增長 跨境電商快跑中加速迎變

發布時間:2022-01-21 13:56:04  |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2022年戰略重點、征鳥出海獲得1億元戰略投資、eBay調整SpeedPAK各路向運費、蘇寧易購調整《蘇寧國際發貨管理規范》、京東成為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提供商Shopify首個中國戰略合作伙伴……進入2022年以來,跨境電商臺動作頻頻,彰顯著外貿新業態方興未艾的熱度。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在快速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變革也在悄然加速。

1月13日,在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年來,中國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持續創新,跨境電商5年增長10倍,2021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兩大因素驅動迅速增長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早前表示,當前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主要有六種,其中跨境電商是當前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

跨境電商在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2021年仍然實現了兩位數的高增長。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入世20年來,在新興貿易業態方面,中國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規模迅速擴大。尤其是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5年來,跨境電商實現了10倍的增長。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跨境電商快速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政策驅動。過去5年,國家在跨境電商領域出臺了大量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跨境電商發展。二是市場驅動。無論進口市場還是出口市場,跨境電商業務都有巨大需求,國內消費升級對海淘商品需求量大,出口電商市場更是龐大,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支撐了跨境電商快速發展。

年來,國家和地方層面密集出臺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政策措施。以2021年為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發展支持政策。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自2021年7月1日起向全國海關復制推廣。尤其自2015年3月第一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杭州建立以來,國務院至今已在全國設立5批共10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最國務院明確提出,還將增設一批新的跨境電商綜試區。

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

艾媒咨詢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B2C跨境電商交易市場,占了全球約26%的交易額,美、英、德、日則分別位列第二到第五名。當前,中國跨境電商規模即將突破2萬億元。隨著規模迅速擴大,跨境電商領域的變局也在加快演進。

回望2021年,跨境電商領域熱鬧非凡:eBay推出“大貨重貨優品計劃”,亞馬遜全球開店重拳打擊刷單,全球速賣通推出“G100出海”計劃,SHEIN下載量超亞馬遜估值逾3000億元,敦煌網、子不語、致歐科技等臺紛紛沖擊上市……

熱鬧的背后有著行業發展的自身邏輯。“2021年,跨境電商行業和賣家正加速從‘野蠻生長’向‘精耕細作’轉變。”張周表示。而據他觀察,跨境電商領域的變局已經在多個層面發生:一是跨境電商從以往的依賴第三方跨境電商臺為主,逐步開發出獨立的網站、社交網站、搜索引擎營銷等多種新渠道;二是跨境電商從早期的以個人賣家和貿易型企業為主,轉變為生產企業和貿易型企業融合發展;三是合規化發展趨勢明顯;四是隨著電商巨頭馬太效應的逐漸顯現,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出口跨境電商的運營呈現更加明顯的精細化特征。

市場嗅覺靈敏的跨境電商臺已經在應勢而變中收獲滿滿。敦煌網全球用戶營銷中心副總裁王昕表示,聚焦以前被忽視的企業端買家,敦煌網在2021年9月首次推出“線上采購會”項目,基于定向邀請制和高準入門檻,打造“黃金流量窗口”,產生交易額月環比增速連續突破200%以上。

“面向未來,我們還將更加精準地洞察跨境電商和消費發展趨勢,依托中國突出的供應鏈優勢和多年來構筑的網絡臺效應,與全球買家共同成長。”王昕說。

對于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發力方向,張周建議,一是對跨境B2B電商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在進一步促進B2C領域跨境電商發展的同時,政策要更多向B2B領域傾斜,進一步提升跨境電商發展的規模和質量;二是強化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的打造,綜合服務體系包括人才、物流等專業服務,作為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綜合服務必不可少。

商務部將進一步大力推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在跨境電商發展方面,束玨婷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要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環境,提升服務水,扎實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此外,商務部還將培育一批優秀海外倉企業,完善便利服務各貿易市場的海外倉網絡。

關鍵詞: 迅速增長 驅動 因素 跨境電商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