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跨關區聯動,助力廈門做大做強平板顯示產業
天馬顯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項目核心設備高效通關
近日,走進位于廈門火炬高新區的廈門天馬顯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將設備搬入廠房。
“9月開始,項目進入大批量設備搬入階段,將用3~4個月的時間集中完成總體積近40萬立方米的設備搬入工作。”廈門天馬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物流負責人陳文星介紹說。
由于進口設備70%靠海運,受全球疫情影響,各大港口擁堵嚴重,海運物流交付時間面臨很大考驗。同時,該項目進口設備貨值高也導致通關環節海關系統布控查驗概率變大。
“多虧了廈門海關工作專班和廈門火炬高新區的指導和幫助,我們項目的核心設備進口才能高效通關,確保了整個生產線項目的進程。”陳文星說。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上個月,廈門天馬顯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的核心設備存在無法按計劃進廠的風險。而這批自日本進口的設備防震要求高,極易受溫度、靜電、粉塵等自然因素影響,只能運輸至江蘇太倉港靠卸,再轉運至廈門。該核心設備每個批次貨值均超過1億元人民幣,累計需進口17個批次。高貨值設備進口查驗率高,且設備本身具有無塵等級、恒溫恒濕存儲的運輸要求,不宜在口岸海關進行開箱查驗。
廈門海關跨關區聯動,快速協調南京、上海等地海關,推動廈門天馬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參照“長三角一體化海關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協同試點”模式通關,提高其在長三角地區進口貨物查驗效率,進一步優化監管作業流程。據悉,上述舉措預計可為企業節省約5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海關天馬通關服務保障工作專班還先后協調解決了廈門天馬顯示科技有限公司鼓勵類項目分批備案辦理問題,推動和支持廈門天馬顯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享受進口設備分期納稅、減免稅等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和培育企業于8月底通過海關AEO認證。
據介紹,AMOLED是新型顯示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車載顯示等終端市場應用前景廣闊。作為“十四五”工信部重點項目,以及省、市重點項目,廈門天馬顯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項目總投資480億元,占地面積1216畝,總建筑面積約126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全球最先進的柔性AMOLED單體工廠,也是廈門史上投資最大的單體高科技制造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助力該項目產能規模躋身全球前三,進一步強鏈補鏈,助力廈門做大做強平板顯示產業。(記者 廖麗萍)
關鍵詞: 天馬顯示科技 第6代柔性AMOLED 新型顯示技術 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