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夏季高考提前批專科衛生專項投檔情況出爐
粵東粵西粵北醫藥類專科院校后勁十足
日前,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考提前批專科衛生專項投檔情況出爐,今年共投出考生1078人,所有院校專業組均一次性滿檔。從投檔分數來看,提前批專科衛生專項計劃院校專業組投檔線普遍較高,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等專科學校有部分專業組投檔線超過500分。在分數線高企的背后,是粵東粵西粵北醫藥類專科院校在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上的不斷突破。
新增一所院校招生
疫情以來,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數量和質量都尚有不足。以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為例,目前,我國三千多所高職(專科)院校中設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的學校僅有80余所。尤其是對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來說,優質的醫療資源更加短缺。
對此,2019年,廣東出臺《加強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廣東要新增基層衛生人才3萬人,其中中醫增加2000人,基本解決基層衛生人才不足問題。同時,廣東將進一步擴大醫學院校醫學人才的培養規模,明確鼓勵開設護理、助產、康復、醫養結合、職業健康等相關專業。擴大訂單定向培養醫學生規模,2020年起每年招生2000人(當年實際計劃2200人),單獨劃定錄取分數線,并納入提前批錄取。同時,繼續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農村衛生人才參加學歷教育給予學費補貼。
在加強基層衛生人才培養的大勢下,今年廣東繼續施行了訂單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工作(即衛生專項計劃)。相比去年,今年廣東新增了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本類型招生,共計面向汕頭、河源、惠州招收56名中醫學專業學生。同時,在保持總招收2200人不變的情況下,招生名額更多向專科院校傾斜。
同時,在今年廣東新設立6所高等職業學校中,就有潮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2所醫藥類院校。其中,潮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院初期將設置護理、助產、藥學、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服務型人才。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首屆開設5個專業:中藥學、藥學、中醫康復技術、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中醫藥大數據物聯網方向)。
校企合作加強服務區域能力
今年5月,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陳皮產業學院在廣東陳皮人家貿易有限公司農業文化創意園揭牌成立。學校校長程文海表示,陳皮產業學院的成立,是校企深度合作,實現專業共建、共同培養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人才的有效載體。產業學院的成立,可有效促進產學研用快速發展,實現校企資源共享,意義深遠。
這是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醫藥類專科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這些醫藥類專科院校不斷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創新育人模式、制定行業標準,不斷提高服務當地需求的能力。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現有的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等專業為基礎,積極開設健康管理、康復治療技術、中醫康復技術、老年護理等健康服務類專業。在校企合作上,該校針對區域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薄弱、人才缺乏等問題,充分發揮面向基層培養衛生健康人才的辦學優勢,為養老院、月子護理中心、居家康養服務中心等類型企業輸送人才。
同時,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作為原省高職教育醫藥衛生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牽頭組織省內9所高職院校和多家行業企業單位,針對廣東護理、藥學、助產、醫學檢驗技術、中藥學、康復治療技術和健康管理等7個專業的實踐教學情況,完成了7個專業的《實訓教學標準》和《實驗室建設標準》,并通過省級驗收,對全省各高職院校開設相應專業的實訓室建設和實踐教學,規范實訓教學條件和實訓教學內容,提升實訓室管理水平,提高實訓設備使用效率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優秀人才將更好服務當地
近年來,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醫藥類專科院校的不斷發展也為當地留住了優秀人才。據《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1)》,截至2020年9月1日,全省高職應屆畢業生就業人數為24.43萬人,其中留在當地就業13.24萬人,占比54.2%。高職教育成為本地行業企業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來源,有力支撐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訂單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的相關要求,學生在院校取得畢業資格即服從相關安排,并到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定向就業且在定向服務單位連續工作6年。并且計劃指標將優先安排給47家升級建設成縣級人民醫院的中心衛生院以及服務人口多、全科醫療需求大、全科醫生較為短缺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與此同時,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醫藥類專科院校也在不斷加強自身能力,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深入開展。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充分依托學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廳、畢業生就業創業咨詢工作坊、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坊等,結合學生社團組織——職業規劃協會,對畢業生進行充分指導。
同時,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還建立了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信息庫。在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自主開發線上招聘平臺,開展多期線上“雙選會”,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線上線下共有單位近500家次,提供約15000個就業崗位供畢業生選擇。“我們還有畢業生實習基地近200家,學校與實習單位建立‘預就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校企‘捆綁式’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加強與實習單位的合作與聯系,實習生在選擇實習單位的時候就確立了實習與就業掛鉤的理念,拓展了畢業生的就業途徑。很多實習教學單位提前和實習學生簽訂就業協議。“在多種舉措保障下,學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一直保持在 98%以上。”該負責人表示。
這些地區的高職院校也不斷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加強基層就業引導。今年5月底,國家決定實施第四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鼓勵大學生在畢業后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政策發布前后,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通過學工部官方渠道,向學生推送畢業派遣流程、最新就業政策解讀,以及“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項目解讀,努力配合支醫工作,吸引醫療人才下基層。
近年來,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醫藥類專科院校建設在不斷穩步推進。專家分析,在未來,粵東粵西粵北的醫藥類專科院校,將會為建設健康廣東、打造衛生強省戰略決策,加強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打造更好的基礎。(記者 孫唯 龔無憂 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