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總體呈上漲態勢。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緩和跡象、多國疫苗接種進展順利、各央行出臺寬松貨幣政策等,但全球經濟尚未走出疫情的陰霾,股市上漲行情之下隱憂猶存。
美國股市方面,截至2月18日,紐約股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今年年初以來分別累計上漲2.9%、4.2%和7.58%。
分析人士認為,推動近期美股上漲的主要因素有拜登政府計劃出臺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疫苗接種在美國持續推進、美國日增新冠病例數下降以及2020年四季度上市企業業績超預期。
市場研究機構MRB合伙公司策略師普拉雅克塔·比德認為,拜登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在2021年至2022年體現出來。當前的風險資產價格已經反映了財政和貨幣政策未來可能帶來的高增長、溫和通脹和低利率前景,后續的市場表現很可能令人失望。
美國投資銀行施蒂費爾金融公司美國股票研究部門執行董事巴里·班尼斯特表示,全球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通常在接近20%的時候觸頂,現在已經達到這一水平。2008年以來的數據顯示,全球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幅觸頂以后,標準普爾500指數年均漲幅為3%,因此“我們預計市場正在停止上漲”。
歐洲股市方面,2月以來,英國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走高,其中航空、酒店和能源類股票上漲明顯,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日前也創下歷史新高。
CMC市場公司分析師戴維·馬登認為,英國股市走高有以下原因:一是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速顯著放緩;二是英國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好于預期;三是英國央行預計,隨著疫苗接種的穩步推進,英國再次解封后經濟將強勁反彈。
德國《商報》的評論文章認為,對經濟基本面進入周期性復蘇的預期以及疫情出現好轉的跡象,增強了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
亞太股市方面,去年3月以來,雖然日本疫情持續蔓延、經濟大幅下滑,但東京股市卻一路向上,日經股指在不到11個月的時間里已累計上漲84%。
由于疫情導致個人消費、投資和出口大幅下滑,2020年日本經濟同比萎縮4.8%,為1955年有統計以來第二大降幅。不少媒體和經濟界人士認為,東京股市明顯背離實體經濟走勢,存在隱憂和風險。
日本大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巖下真理表示,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推出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過剩貨幣大量涌向風險資產,這是日經股指日前重上30000點的主要原因。
《讀賣新聞》日前發表社論說,日經股指上漲沒有反映日本經濟的實際情況。與經濟動向相背離的泡沫行情令人擔憂。瑞穗證券高級分析師三浦豐表示,全球性超寬松貨幣政策一旦收縮,股市勢必會回落。
東京股市個股走勢分化也引發關注。市場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日本上市企業業績出現兩極分化的態勢。隨著疫情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少信息通信類企業業績大幅上漲,但航空業、服務業企業經營狀況惡化,股價持續低迷,給市場蒙上了陰影。(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