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迎來“開門紅”。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延續了去年的發展態勢,達916.1億元,同比增長4.6%(折合134.7億美元,同比增長6.2%)。
從產業看,第三產業實際使用外資684.6億元,同比增長11%,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74.7%。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27.2%、71.5%、49.8%。從來源地看,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實際投入金額(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下同)同比分別增長11.3%、32.9%,日本增長27.6%,歐盟增長11%。從區域分布看,中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分別增長3.5%、16.7%、24.2%。全國31個省區市中,22個省區市的引資額實現增長。
“2021年,中國吸引外資的前景較好”“中國進一步吸收外資是大勢所趨,這個趨勢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2021年,中國吸收外資會呈現更好地發展趨勢”……此前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現出的信心和作出的預測正在被一個個外資項目印證著。
沃爾瑪未來5年將在武漢投資30億元;百事公司斥資7.05億美元收購中國零食品牌百草味;特斯拉正在擴大上海工廠的產能,并打算再設立一個研究中心;迪士尼公司計劃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建設一個新的主題園區……
美國媒體在盤點各大外企在中國擴大投資的行動后感嘆:“外國公司將中國視為其產品的生產基地和重要的增長市場。此前有分析認為,外國企業試圖減少在供應鏈環節對中國的嚴重依賴,但外商在華投資的韌性與該預期恰恰相反。”
一份來自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只有9.2%的日本企業表示正在或考慮將產能遷出中國,該數據是5年來的最低水平。
繼2020年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后,中國2021年開年吸收外資延續發展態勢,迎來“開門紅”,其魅力何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均表示,經濟快速恢復增長讓全球投資者看到了中國廣闊的市場,增強了投資中國的信心。“無論是從投資基本面還是從投資行情來看,外國投資者都非常明白,中國都是當前全球經濟中非常適合的投資標的。”
盡管取得了“開門紅”,中國吸收外資也已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有利條件,但在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看來,2021年外資工作面臨的總體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對此,商務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工作部署,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商務工作會議要求,在保持引資總量基本穩定的基礎上,著力優結構、提質量,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利用外資工作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邁好第一步,呈現新氣象。
宗長青表示,2021年,中國將持續擴大市場準入、持續加強政策支持、持續提升平臺建設、持續加力投資促進和保護、持續推進投資環境優化。“落實好新版負面清單,進一步清理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措施,嚴格實行‘非禁即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示范,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落實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已有政策措施,同時根據外資企業的共性訴求做好政策調研和儲備,適時推出穩外資新舉措。完善自貿試驗區布局,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推動國家級經開區創新提升。發揮多雙邊投資促進機制作用,指導各地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落實投訴辦法,加大外商合法權益保護力度。深入推進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落實,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RCEP、中歐投資協定落地生效,促進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關鍵詞: 中國實際使用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