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實行全面征稅,除了對電商平臺會造成相應的影響外,直播帶貨也將迎來新的行業變革。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2020年電子商務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升級完善和運行維護項目合同公告》。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或預示著電商征稅倒計時正式開始。
電商征稅時代到來
電商納稅監管機制的逐步強化或將從源頭上杜絕刷單刷量和數據造假現象,野蠻生長的直播帶貨行業也將走向規范化。
該公告稱,中標單位將在6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國家電子商務的稅收數據分析系統的開發和部署工作。另外,此次涉及的有關服務均應來自中國境內(指關境內),國內的電商從業者都在監管之列。此舉意味著什么?
業內人士表示,種種跡象表明,國家準備開始全面對電商征稅了。據介紹,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每個公民都要依法納稅,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而在電商行業,經營者達到了一定經營額度就要交納稅款。個人賣家應當承擔的主要納稅義務包括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而企業賣家則需交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業內人士稱,之所以要升級完善網店店主的稅收數據是由于目前諸多商戶提交的銷售數額與實際數額之間存在差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消費者在商家購物時沒有主動索要發票,大部分企業不會主動到當地稅務部門進行申報納稅,這就給線上企業逃稅避稅提供了操作空間。
在電商行業,偷稅漏稅是潛規則,而刷單沖量則是明規則,一旦被監管部門要求補稅,大量中小賣家很可能會面臨窘境。在大量看似銷量不錯的賣家背后,其實不少是通過電商的黑色產業鏈刷單刷出來的。商家刷單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且目前刷單的成本越來越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商家不刷單,大多數情況下其產品很難獲得很好的銷量。長期以來,電商平臺上的商家通過瘋狂刷單的方式提高自家商品的排名,在業內早已盡人皆知。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今后在納稅機制成熟的情況下,商家如果再故伎重演,那么在導致自己賬戶的流水大幅上升的同時,對應的納稅金額也會隨之增加,聰明的商家應該不會這樣做。當然,在電商征稅政策逐步落實后受到沖擊最大的領域,可能是當下火熱的直播帶貨。
與此同時,電商納稅監管機制的逐步強化或將從源頭上杜絕刷單刷量和數據造假現象,野蠻生長的直播帶貨行業也將走向規范化。
對市場影響幾何
此次稅收數據分析系統升級完成后,網店信息將和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實現共享,“瞞報謊報”“刷單”等行為將無處遁形。
近幾年,對電商行業要不要征稅的討論曾讓無數的電商店主忐忑不安。特別是對于很多中小電商店主來講,隨著電商運營成本的增加,勉強保持盈利和負盈利的商家不在少數,一旦全面征稅對其發展不啻于雪上加霜。
據了解,2020年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召開規范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從九個方面對互聯網平臺企業提出明確要求。其中第九條明確提出:“遵守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依法享受納稅優惠。”
其實,國家對電商行業的把控一直沒有松懈,而《2020年電子商務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升級完善和運行維護項目》的發布,也意味著國家要正式對電商行業征稅,并且會通過大數據加強稅收監管。
此次稅收數據分析系統升級完成后,網店信息將和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實現共享,“瞞報謊報”“刷單”等行為將無處遁形。
業內人士表示,電商行業實施全面征稅,不同電商平臺的商業經營模式不同,所受的影響大小也不同。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因為是個人消費,很多消費者并沒有索要發票的習慣,尤其是在電商消費中普遍沒有形成要求商家開發票的意識。所以,大多數商家也只有在消費者主動要求開發票時才會開。
有相關統計顯示,中小商家給消費者開票的比例只占實際收入的15%。也就是說,如果有商家報稅150萬元,實際銷售可能達到1500萬元,這中間的差額1350萬元要按照13%的增值稅+10%的企業所得稅+滯納金+罰款的形式,需要補交的稅款在300萬元以上。
行業有望規范發展
從短期看,向電商征稅讓大部分商家減少了盈利;但從長遠來看,則有助于讓電商行業走上更加理性的發展道路。
只有電商全面征稅工作走上正軌,線上才會擁有更加理性的交易環境。業內人士認為,從短期看,向電商征稅讓大部分商家減少了盈利;但從長遠來看,它則有助于讓電商行業走上更加理性的發展道路。未來,商家將不敢輕易刷單,因為只要產生流水就要納稅。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刷單成本會增加,商家之間的競爭將更加公平。同時,由于電商數據透明化,有助于減少商家為了數據好看而營造虛假繁榮的行為,稅務部門能夠隨時掌控電商營銷模式,維護市場秩序。
不僅如此,電商行業實行全面征稅,除了對電商平臺會造成相應的影響外,直播帶貨也將迎來新的變革契機。目前,直播帶貨領域存在數據造假現象,未來隨著電商征稅政策的落地執行,電商直播行為將會更加規范。同時,電商直播行業的亂象也將逐步得到改觀,不能再以虛擬數據創造現象級銷售額來制造行業泡沫了。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的紅利帶來了電商行業的“新機會”,一大批商家紛紛涌入電商平臺,分享市場紅利,實體店的經營遭受不小的沖擊。有業內人士表示,電商征稅政策的落地實施,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電商的運營成本,減少商品的價格優勢,數千萬家網店的經營將會受到影響,對實體經濟而言則是一大利好。
業內人士稱,對電商征稅是整個行業改變的開始。未來,整個電商行業的格局將面臨洗牌。電商商家也應意識到,電商的新時代就要到來,商家不僅應充分了解國家政策動態,擯棄經營中的“投機”行為,適時作出調整,也要多花心思做好內容傳播、售前售后服務,以品質和口碑贏得消費者的長期支持。(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