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場動作頻頻 背后有何原因又釋放出哪些行業信號?

發布時間:2021-02-23 10:16:25  |  來源:中國商報  

更名、重組、跨界……零售業開年以來并不平靜。對此,業界分析,這都緣于目前零售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及來自市場的競爭壓力。當前,消費行為已發生巨大變化,對零售企業的考驗也越來越多。在此背景下,企業只有提供全新的服務和產品,讓消費者更有獲得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2021年開年零售業很是熱鬧。國美App改名“真快樂”,王府井籌劃重組首商股份,順豐旗下社區團購平臺“豐伙臺”低調啟航……開年以來,零售市場動作頻頻,背后有何原因,又釋放出哪些行業信號?

轉型升級重塑品牌定位

1月18日,王府井、首商股份開盤雙雙停牌。當日晚間,王府井披露停牌原因,王府井擬通過向首商股份全體股東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并首商股份,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據悉,兩家公司合并或與百貨業增長乏力相關。2020年前三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王府井及首商股份業績雙雙下滑。在此背景下,免稅牌照無疑成為百貨業提振業績的“王牌”。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凱琳認為,近期免稅賽道呈現百家爭鳴態勢,百貨業正擁抱免稅開放新機遇。若能借助免稅紅利,重新整合供應鏈,可重奪線下場景優勢。

國美App也迎來了新年第一次版本更新。1月12日,國美App名字改成“真快樂”。國美表示,該App是國美重點打造以線上平臺為主、線上線下雙平臺的重要一步,未來將成為貫通國美線上線下平臺的重要載體。

此外,物流與零售融合更進一步。順豐旗下平臺“豐伙臺”于近日低調啟航,以期整合順豐的供應鏈、流量、配送等資源優勢,開辟出不同于互聯網巨頭的社區團購另一戰場。

新年伊始,零售業動作頻頻背后有何動因?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主要在于目前零售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及來自市場的競爭壓力。

電商零售專家莊帥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疫情對零售業、消費習慣的改變很明顯,更名、重組等動作,要么是為了提升自身溢價,改善資產、負債情況;要么是為了獲取新的消費人群,提升市場競爭力,重塑品牌價值。但這些動作能否改變市場現狀并真正吸引到消費者,仍有待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數字引領構筑行業新生態

事實上,零售業開年一系列動作背后蘊含著用戶消費習慣和行業趨勢的深刻變化。

疫情催化下,我國新型消費快速發展,線上線下加快融合。商務部近日表示,2020年全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9.8萬億元,逆勢增長14.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9%,我國已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

去年以來,實體零售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線上銷售和到家業務。大型電商平臺積極發展C2M反向定制,賦能上游產業,滿足個性多樣的消費需求。

如阿里系的餓了么從2020年開始,不僅與淘寶打通,入淘商戶可在淘寶App端展示店鋪,且戰略升級為從“送外賣”到“送萬物”。而美團除了美團閃購的到家模式之外,將原小象生鮮升級為美團買菜,更看重前置倉在同城零售規?;鲩L的效率和速度。

數字化轉型正為門店開辟新的業績增長點。如2020年京東到家上線手機門店數已突破6000家,合作經銷商超150家,在去年12月12日,“雙12”促銷活動當天,京東到家平臺手機品類銷售額突破平臺歷史峰值,是“6·18”當天的6倍。

“零售業已全面數字化轉型,過去可能更多涉及商超領域,如今商場、商圈的數字化轉型也已提上日程,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全渠道觸達消費者。”崔麗麗對記者表示。

價值回歸創新服務正當時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根據麥肯錫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有1/3的受訪者表示,受疫情影響他們會更加關注消費的場所和金額。而在品牌選擇上,主要受是否有貨、便利性、價格折扣、產品促銷以及安全印象等因素推動。

“零售業提供精準個性化服務的時代已經來臨。”崔麗麗表示,“零售業未來應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全渠道對接終端客群,采用數字化運營方式,全面賦能商家,在多元的零售場景中更好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零售商也認識到,為了提升競爭力,更好服務消費者,實體零售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但店內體驗必須反映品牌的核心價值,還必須能提供與在線領域同樣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去年國美把全國近3000家門店搬到了線上,以門店為中心,通過十多萬員工建立十幾萬個社群觸達用戶,該模式讓國美門店與用戶點對點的深度鏈接,也讓國美實現了從零售商向服務商的轉型。

莊帥分析,2021年零售業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如疫情帶來更多不確定性,5G、VR等新技術如何更好落地等。但機遇與挑戰并存,零售業在娛樂化、社交化、去中心化等方面同樣有很多想象空間。

關鍵詞: 零售市場 行業信號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