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我國公募基金規模已經突破20萬億元大關,較2019年增長5.36萬億元。在5503只運作滿一年的公募基金中,平均收益率達到31.3%,有83只基金年收益超過100%。
因此,“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趨勢也愈演愈烈。而在公募基金重倉股中,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等位于食品飲料、新能源、光伏板塊的熱門股票最受基金經理青睞。此外,國產替代領域的金山辦公、深信服、紫光國微、韋爾股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加倉。
隨著公募基金2020年第四季度報告相繼發出,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再次受到投資者關注。哪些企業具有潛在成長性?未來投資方向在哪里?從這些基金經理持倉股票和運作分析中或許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公募基金
合計盈利接近2萬億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2020年四季報已經基本公布完畢。根據天相投顧數據,去年底整體公募基金規模突破了20萬億元大關,達到20.16萬億元,較2019年底14.8萬億,增長5.36萬億,刷新了歷史紀錄。
在公募基金規模中,權益類資金占比最高,達到7萬億級別,是基金產品中的主力軍。十大重倉股中,貴州茅臺穩居第一。其他重倉股主要集中在消費品及服務、醫藥和信息技術三個行業。
在收益方面,2020年各類基金合計盈利達1.98萬億,處于歷史最高值,遠超2007年和2015年牛市中的最高點。
具體來看,易方達、匯添富、廣發、華夏、富國位列基金公司賺錢榜單前五名,其中易方達、匯添富、廣發旗下基金盈利均超千億。在納入統計的142家基金公司中,有41家基金公司盈利超100億元,僅1家未實現盈利。
數據顯示,易方達旗下各類基金去年合計盈利1599.95億元,高居基金公司盈利榜首。匯添富盈利1110.78億元位列次席,廣發基金合計盈利1002.21億元。在此前,單家基金公司年度盈利超千萬非常少見。
緊隨其后的華夏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分別以979.73億、940.61億和812.26億元的盈利規模排名第三到第六位,南方基金、興證全球、中歐基金、景順長城也進入盈利前十。
在持倉方面,公募基金第四季度比較看好光伏板塊和新能源。其中,寧德時代成為公募基金第四大重倉股,被744只基金重倉持有,總市值高達530億元;隆基股份在重倉股中排名前十位,基金持倉市值為453億元。除了上述兩個板塊,國產替代領域的金山辦公、深信服、紫光國微、韋爾股份等,也受到基金經理的加倉。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全部可比基金的平均倉位為74.71%,相較于三季度末的69.89%提升了4.82個百分點。
投資機會
明星基金經理持倉股票曝光
對投資者而言,選基金的關鍵在于基金經理。近年來,隨著基金業績不斷披露,一些明星基金經理也涌現出來。如易方達張坤,管理的5只基金合計規模1255億元,也是首位管理規模超千億的基金經理;富國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基金15年增長20倍,在A股市場僅此一位。
那么這些基金經理對過去運作有何看法、2021年投資機會在哪里,紅星資本局記者根據去年第四季度報告進行了部分梳理。
易方達基金經理
張坤
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資產凈值達到677億元,收益率高達95.09%
從長期來看“市場先生”能夠反映企業價值
在十大重倉股中,張坤選擇的股票分別為:貴州茅臺、美團-W、洋河股份、騰訊控股、五糧液、香港交易所、瀘州老窖、海康威視、愛爾眼科、頤海國際。
張坤認為,自己具有的能力是,通過深入的研究,尋找少數我們能理解的優秀企業,這些企業應該具有好的商業模式、顯著的競爭力和議價能力、廣闊的行業空間以及對股東友好的資本再分配能力。然而,“市場先生”的短期情緒也不穩定,對某個公司會在一個階段冷落,一個階段又富有熱情,然而長期來看,“市場先生”能基本準確的反映一個企業的價值。
富國基金經理
朱少醒
在投資領域非常知名,其持有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基金15年增長20倍,成立來收益率累計2214.96%,在A股市場僅此一人
在優質股票里尋找價值,去翻更多的“石頭”
富國天惠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智飛生物、伊利股份、貴州茅臺、順豐控股、中國平安、五糧液、國瓷材料、寧波銀行、格力電器和立訊精密。
在季報中,朱少醒告訴投資者,優質個股和大家耳熟能詳的明星股不應該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未來我們依然會致力于在優質股票里尋找價值,去翻更多的‘石頭’。我們并不具備精確預測市場短期趨勢的可靠能力,而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遠大前景的優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創造價值的實現和市場情緒在未來某個時點的周期性回歸。”
景順長城基金經理
劉彥春
管理的6支基金目前總規模783億元,其中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規模393.19億元,去年收益率85.97%
在符合產業趨勢、效率持續提升的領域尋找機會
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中免、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五糧液、邁瑞醫療、恒瑞醫藥、晨光文具、海大集團、古井貢酒、美的集團。
回顧投資策略時,劉彥春表示,“權益投資應該順應經濟發展潮流,我們更愿意在符合產業趨勢、效率持續提升的領域尋找投資機會。” 劉彥春認為,我國在眾多高附加值領域的全球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部分行業已經處于爆發前夜。未來值得跟蹤關注的細節很多,例如國內信用緊縮力度、美國地產周期強度等等。但就大局而言,我國這些年一直在做正確的事,發展潛力十足。
廣發基金經理
劉格菘
當前共管理9支基金,總規模達到843億元,其中廣發小盤規模159億元,收益率達到74.32%
注重風控,不同投資組合得到了公平對待
廣發小盤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億緯鋰能、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京東方A、康泰生物、圣邦股份、泰格醫藥、高德紅外、健帆生物和吉宏股份。
劉格菘在總結投資歷程時表示,在交易過程中,公司中央交易部按照“時間優先、價格優先、比例分配、綜合平衡”的原則,公平分配投資指令。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部風險控制崗通過投資交易系統對投資交易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及預警,實現投資風險的事中風險控制;稽核崗通過對投資、研究及交易等全流程的獨立監察稽核,實現投資風險的事后控制。本報告期內,上述公平交易制度總體執行情況良好,不同的投資組合受到了公平對待,未發生任何不公平的交易事項。
匯添富基金經理
胡昕煒
目前掌管9支基金,總規模達611億元。任期最佳基金回報基金為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該基金截至去年末資產凈值為177億元,去年收益率77.52%。
消費行業仍然是當前A股市場性價比較高的板塊
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前十大重倉股:貴州茅臺、五糧液、中國中免、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百潤股份、長春高新、伊利股份、安井食品和格力電器。
季報分析中胡昕煒表示,本基金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投資中繼續聚焦于消費行業中的優質公司。第四季度,本基金增持了受益于消費復蘇的白酒、家電、醫藥消費等子行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望未來,胡昕煒認為,中國經濟蘊藏的巨大潛力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對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對中國優秀企業的高質量增長,更加充滿信心。“消費行業在當前仍是A股市場性價比較高的板塊之一。我們將一如既往,勤勉盡責,尋找受益于中國經濟增長、受益于消費升級的優質公司,淡化短期波動,著眼于中長期,投資質地優秀、管理層卓越的優質公司,分享經濟成長和企業發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盧燕飛
國家大基金減持三大半導體龍頭
傳遞出什么信號?
經過半年多調整后,半導體板塊進入2021年后喜迎“王者歸來”,國家大基金卻突然宣布減持三大半導體龍頭,讓剛剛有所起色的行情又蒙上了陰影。
1月23日,三大半導體龍頭上市公司同步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總股本的2%,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封測龍頭晶方科技(602005.SH)、閃存芯片龍頭兆易創新(603986.SH)以及半導體材料行業龍頭安集科技(688019.SH)。
中信證券預計,大基金一期未來5-10年會有序退出,退出節奏會兼顧國家戰略、投資時間、項目階段、市場反饋和投資收益。同時,大基金二期將繼續承接職責。
大基金同步宣布減持三家A股半導體企業,按最新收盤價計算,晶方科技、兆易創新、安集科技減持金額分別為5.63億元、19.78億元、3.69億元,合計近30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進入2021年后半導體板塊整體市值大漲上約1700億元,在此關頭,國家大基金突然宣布減持幾大龍頭股,這引發了市場強烈關注。投資者不免有些擔心,國家大基金還支持半導體行業發展嗎?會不會影響二級市場股價走勢?此時減持龍頭企業,是否中短期的一個市場信號?
從大基金二期的投資方向可以看出,繼續支持半導體行業是肯定的,大基金一期只是按預期、階段性有序退出,且回籠的資金又重新投入到半導體產業中。而良性退出也反映出大基金一期運作的成功性,有利于大基金二期的開展,形成健康的正反饋。
事實上,這也并非國家大基金的首次減持。2020年大基金一期就分別完成了對晶方科技1%、兆易創新2%的減持。2020年6月13日,大基金減持兆易創新1%,還導致股價次日大跌6%。不過此后股價很快重拾上升,還創下了新高。在本次減持公告前,兆易創新連續兩天下跌超3%,已經跌破千億市值。有市場分析認為,減持利空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后續下跌空間或有限。
從半導體個股的走勢看,國家大基金的投資均實現了良好回報;同時按預期有序退出,也是為優化投資結構,且大基金手中仍持有大量股份。
紅星資本局查閱兆易創新股權變更情況,2017年8月國家大基金以65.05元/股價格、14.5億元的總對價受讓了兆易創新2229.5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1%。此后兆易創新多次股權結構變更,大基金持股比例也有相應變動;2020年3月、7月減持后,到本次擬減持公告前,大基金還持有3449.6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7.32%。目前,兆易創新股價在200元以上,大基金投資收益超過3倍。
同樣,安集科技國家大基金在其IPO之前就提前布局,其上市發行價39.19元,如今股價高達350元左右,大基金獲得的回報可想而知。
國海證券認為,華為、中芯事件凸顯國內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的緊迫性和在設備、材料領域的短板,中長期來看半導體材料加速國產化勢在必行。國盛證券認為,國產替代歷史性機遇開啟,2019-2020年正式從主題概念到業績兌現,2021年有望繼續加速。進入2021年,預計在國產化加速疊加行業期景氣上行之下,A股半導體龍頭公司們有望繼續延續高增長表現。
關鍵詞: 公募基金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