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國債管理辦法將施行 有利于從制度層面解決上述問題

發布時間:2021-02-02 14:51:46  |  來源:人民網  

為加強儲蓄國債(憑證式)業務管理,規范儲蓄國債(憑證式)業務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與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儲蓄國債(憑證式)管理辦法》,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辦法》所指的儲蓄國債(憑證式)即財政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通過承銷團成員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采用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儲蓄國債(憑證式)收款憑證”方式記錄債權關系的不可流通人民幣國債。

據了解,儲蓄國債(憑證式)是中國儲蓄國債的首個品種,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中國恢復國債發行以來所發行的國庫券。1994年以來,為滿足政府籌資需要,中國開始面向居民個人和社會各類投資者發行憑證式國債,采用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方式記錄債權關系,并逐步取代了國庫券。2012年開始,憑證式國債僅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2017年,為了便于國債分類管理,憑證式國債正式更名為儲蓄國債(憑證式)。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儲蓄國債(憑證式)具有安全性高、起買點低、收益較高、變現靈活等特點,深受廣大投資者歡迎,為籌集財政資金、促進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投資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儲蓄國債(憑證式)的制度建設卻比較滯后,儲蓄國債(憑證式)的業務管理仍不夠規范,在具體辦理發行和兌付業務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情況。因此,出臺《辦法》,完善儲蓄國債管理制度體系,為儲蓄國債(憑證式)的業務管理提供有效制度保障,有利于從制度層面解決上述問題。

據悉,《辦法》共五章、三十二條,主要明確了儲蓄國債(憑證式)的概念和范疇、發行方式、發行對象、計息方式、銷售渠道等內容,規范了儲蓄國債(憑證式)購買限額的設置方式和方法;規定了投資者購買儲蓄國債(憑證式)、提前兌取和兌取本金利息的一般情況及特殊情況處理流程;設置了承銷團成員在具體辦理儲蓄國債(憑證式)業務、銷售額度管理、手續費收取、為投資者提供相關服務等方面的原則、職責權限和禁止性規定等內容。

關鍵詞: 儲蓄國債管理辦法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